我家住在河北涿郡,原本是地方豪門大族,無奈時局動蕩家道中落,到我父親這輩,涿郡的張家已算不上名門望族,隻稱得上是地方大戶。即使是這樣,我家也擁有自己的莊園,百畝良田,又經營著城中不多不少的肉鋪,豆腐店等物事,這便足以讓我吃吃喝喝混上這一輩子,隻可惜世道變了。
來也巧,我出生那年正是靈帝繼位元年,原本被士大夫集團給予厚望的靈帝並沒有解決自和、恒二帝以來宦官幹擾朝政的弊端,反倒是任由宦官勢力逐漸坐大,混亂朝綱,不僅寒了士族的心,更是讓老百姓苦不堪言。東漢這座曾經華麗而堅固的堡壘,早已經變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不過這些對於兒時的我,對於那是的涿郡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雖然家裏的佃戶都在抱怨稅收太重,但也還過得去。
我爺爺是涿郡德高望重的長者,曾經做過涿郡的縣尉,公正清廉而深受百姓愛戴,但卻因為這樣的性格得罪了上麵視察的督郵,被百般擠兌,後辭官回鄉。東漢是一個儒學氛圍濃厚的朝代,修身齊家治國平下是他們士族最高的理想追求。老爺子不想走的路,卻讓我要代他繼續走下去。
不是我不喜歡讀書,實在是私塾先生的“子乎者也“太過於乏味,一開始還能堅持聽著夫子在我麵前絮絮叨叨,後來實在是忍不住睡著了。很多次都被過來視察情況的祖父逮了個正著,被狠狠地教訓了幾次,剛開始還有些成效。多次過後,反而變本加厲,氣得我家老爺子吹胡瞪眼。同樣在祖父眼中不成器的兒子,也就是我爹,偷偷地塞給我一本厚厚地線裝書,叫我課堂上要睡覺的時候看。這本名叫史記的書,有些泛黃,但插畫一流,故事人物傳記特別好看,極大地緩和了祖父帶給我的壓力。至少因為它,我不至於在私塾先生麵前睡著。
我特別喜歡《史記》上的人物傳記,那些帝王諸侯,才子佳人,諸侯大夫,刺客遊俠等故事傳記在那個叫做司馬遷的筆下栩栩如生,令我讚歎不已。我尤其喜歡史記中的將軍的列傳,恨不得追隨他轉戰涯。
所以我的祖父意識到了這一點,逐漸放棄了讓我從事文字學習的要求,花重金給我請來了涿郡身手最好的武術老師。
起這位老師,也是奇怪,在我拜在他門下的時候,他還帶了和我年紀相仿的少男少女住在我家莊園裏。聽我祖父他被不打算教我的。礙於我祖父做官的時候,意外地救了他,因此才收下我。
還記得那年,冬至前後涿郡下了好大的一場雪,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落下。那沁骨地寒和要命地饑荒讓流落在外地人一片一片地死去,即使是祖父施舍了大批地糧食也阻擋不足,災人禍帶來的損失。
無名氏,也就是我的師父穿著單薄的衣服,帶著滿是雪花地鬥笠來到了我家莊園門前。那時我站在祖父的身邊,還可以了他身邊同樣衣裳單薄,臉色蒼白,卻嘴唇緊抿,身體在寒風中不停顫抖地卻竭力保持平靜地男孩。同樣地,我還注意到無名氏懷中單薄的人,臉色蒼白得如同地上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