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履曆表時,我才知道某同事是錫伯族,就好奇地尋問起錫伯族在本地的曆史,結果,他同我這個漢人一樣茫然無知。不錯,我是閱讀過一些關於錫伯族的史料,但那都是些概括性很強的敘述,而許多隱秘早就沒入曆史的黑暗中,後人已無從了解了。說起來我也是在前些日子才知道,我的祖籍是河北省昌黎縣上田莊,這是家族中的一個長輩在閑談時告訴我的。當年祖先們越過山海關來到這塊原始氣息濃鬱的土地,來到這塊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土地背井離鄉,其原因是為貧困所迫。祖先們終生懷著一種異鄉感,在不斷回鄉祭祖的舉動中可以看出對原籍的懷念(在幾年前還有人專程去了原籍),但是,一切都隻能向胃投降了。為消除辛酸的孤獨感,移民們拚命地生兒育女,壯大族譜,隨著時間的推移,漢人逐漸占了多數,而各民族間的差異也逐漸淡褪,我們這些移民的後代認同了這片土地,陌生的反而是原籍了。那些淤積在血液深層的東西強烈地呼喚著我,我真想能找個機會去祖籍看一看。
在這塊民族雜居的土地上,各民族間在融合中衝突,在衝突中融合,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我們高興地看到仇恨隻在史書中滴血,而在現實中消失了。數年前在全國性的人口普查時,許多漢族人鑒於少數民族能在生育、升學等方麵有優惠政策,就在家鄉掀起了一股更改民族熱,許多人拿出上幾輩人誰是少數民族的證據,還有的找出了清末賜改為滿族的皇封,甚至有的憑空捏造,反正借這個機會正式改成了少數民族。在此我不想對這種行為作出評論,我隻想說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民族間的這種現狀。
在這塊土地上,回族人潔淨、虔誠,卻曾經飽嚐飄泊孤獨之苦;那麼滿族呢?一個曾經高高在上的民族隨著清王朝的崩潰一下子全部成了凡民;還有人數在本地更少的蒙古族、朝鮮族等,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一部坎坷曆史。
探秘血緣,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族,了解自己,但願每個民族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