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棋弊(1 / 1)

棋本無弊,弊在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麵。

此言並非故弄玄虛,棋法自形成的時候起,就已經留下了民族文化的胎記。

譬如沙特阿拉伯就禁止人們下象棋,理由是象棋中的任何一個兵卒都可以隨意攻擊國王,認為有“犯上”之嫌。假如與民族文化無關,為什麼要禁止人們下棋呢?

就拿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來說吧。中國象棋的“兵”隻能是“小卒一去不回頭”的荊軻式的悲涼結局;而國際象棋中的“兵”到達底格後可升格為威力最大的“後”。兩相比較,方知中國的能人為什麼古往今來隻能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

與此相反,中國象棋中的“帥”穩居宮中,無衣食之憂,“不知宮外,今夕是何年”;而國際象棋中的“王”居無定所,四處奔波,飽受風餐露宿之苦。由此可知,中國人又為什麼把仕途看得重於一切了。

另外,中國象棋中的“馬”不管是劣馬還是千裏馬,都備受“蹩腿”之苦,難展壯誌;而國際象棋中的“馬”,則沒有這些束縛。怪不得有五千年曆史的古國,在文化科技上均落後於那些發達的國家呢。

僅僅信手拈來一比,就十分令人震驚。由此可知民族文化上的積弊日久,足見改革有多麼艱難了。

不比了,再比就免不了一聲長歎滿腔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