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時腦海中總會像放電影出現形形色色人和事,有的道聽途,有的親身經曆,有的電視報道,有的想象出來,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們輾轉反側地演繹著悲歡離合,人可以互相利用,爾虞我詐,相互背叛,而記憶卻不會,些許在某一刻,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你所感受到的可能都會將記憶的大門打開,本來早已枯黃的零星的記憶碎片變得相互交織起來……
陌上花開
“坐上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開在雪山下,坐上火車去拉薩,跳起那熱烈的雪山朗瑪,何其那最香濃的青稞酒呀,醉在神話堂。”
一首《坐上火車去拉薩》令人們對心馳神往,美麗的格桑花,神奇的布達拉宮,壯麗的雪山,香濃的青稞酒,聖潔的哈達無疑是最美好的。
二十五歲俞瑾是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北師大大學生,她的家人在當地托關係給她安排了在一所重點學當老師,但是她沒有接受。
在大學期間她總是和室友嚷嚷著等到畢了業就去看看,她一直他有嚴重的情潔。
她藏人的身上充滿著陽光,她的空很藍,她到了那靈魂能得到沐浴,心靈能得到解脫,她在某一刻人和自然達到了人合一。
於是她騙父母她買了飛往的機票,她打算去旅遊,她拖著笨重的行李飛往了。
當她在旅館安度好後帶著單反去了布達拉看僧侶朝盛,她看到許願池旁邊的功德箱,她把零錢都投進功德箱內,俞瑾跪在布墊上,她雙手合十,雙眼緊閉,虔誠的禱告。
她又來到了綠草地走進一家氈房,藏族人家熱情的款待,奉上青稞酒、酥油茶、烤肉。
夜晚,她參加了篝火晚會,他們手拉手唱著《格桑花》,跳著鍋莊舞,祝福著吉祥安康。
幾後的俞瑾來到了一家民辦學參觀,六個年級才一百多個孩子,隻有八個老師,孩子們的漢語講的結結巴巴吐字不清,當她看到孩子們對知識無比渴望的眼神時,她哭了。
她覺得這裏的孩子太苦了,她覺得老對這些孩子們太不公平。
她在心底暗暗做了決定,她要留下來,她要幫助這些孩子,她將帶來的值錢的東西變賣換成了文具和圖書。
期間她認識了一個藏族男生叫紮西烏達木,這個男生是從走出去在麵教學歸來的老師。
他打算回來幫助孩子們走出村落,紮西對俞瑾產生了好感,而俞瑾大學期間是個乖乖女,她沒有談過一場戀愛,雖然有不少男生追過她,她都以“好好學習,向上”的理由拒絕了。
紮西有點木納,他隻是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俞瑾的愛意,而俞瑾當然能感覺到紮西的好。
俞瑾用單反把孩子們學習日常都拍了下來,把學校的環境也拍了下來,剪輯處理好材料照片後發到了網上讓網友們關注。
不少熱心網友更貼轉發,捐錢,捐物,當地有關部門看到也很重視,學校的教學設施,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得到了不的改善。
不少好心人湊錢捐了一輛皮卡,由於學校偏僻,到城鎮買東西要穿過草地翻過幾條公路有了皮卡拉近了和外麵的距離。
紮西對俞瑾的愛慕愈演愈深,最終俞瑾還是被紮西的深情所打動,他們走到了一起,他們相約以後要在草原上舉辦一場不一樣的婚禮,他們相約等到大雪紛飛時便可一夜白了頭。
隨著年關將近,俞瑾打算回家看看父母,她拎著紮西給她父母準備好的禮物帶上趕往BJ的機票抵達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