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尚好色,人立好言(1 / 1)

原文: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囀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複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老黃譯文:春好時節,花草樹木都爭奇鬥豔地為世界添上顏色,鳥兒也啼鳴出美妙的叫聲。讀書的君子有幸拔得頭籌、出人頭地,在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後,如果不去思考寫下經典的作品,不在世間多做些善事,那麼就算是活過了一百歲,也如同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出生過一一樣。

今的聊《菜根譚》,我們來探討下精神財富。

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人類的出現而煥然一新,原本不曾有意義的事情經過了意識思考和感悟後延伸出了新的意識形態,而這便是精神財富的神奇之處。正如植物和花鳥,他們的開放和鳴叫本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人類的意識卻賦予了這樣的純自然行為一種美學的體驗,並且自身也樂在其中的去享受他們,這也是一個隻會文明的神奇之處。

那麼,花鳥魚蟲尚且能夠帶給人類精神的愉悅,則人類對自身的精神文明意境的追求則理應更為高級。

所謂的精神財富可泛指一個人留在這個世間的藝術作品,文學作品,行為品德,思想靈魂等等,其和有實體的物質財富有相通相連之處,也有迥然不同之地。

《菜根譚》認為,大自然本身就具備著無比精彩的精神財富,而我們人類便是這精神財富的欣賞者,特別是讀書人,在取得功名之後不應該停滯不前滿足於豐衣足食的現狀,應當繼續提升自我的學識和修為,在物質基礎建立到一定程度後開始精神財富的創造。

著書立從古至今便是讀書人追求的目標,一個人的誌向不管如何高遠,能力無論多麼強悍,就算是他建立了一個帝國,若是不在精神財富方麵留下自己的貢獻,則其他的物質財富往往都是過眼煙雲,其結果最多就是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我們要知道,真正對我們人類文明產生影響的並不是帝王將相和高官商人,而是曆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沒有幾人做到王侯將相,但是他們的學卻流傳千年,這些百家爭鳴的學可以構築了我們中華名族的哲學觀和基本世界觀,直到現在還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的二十四史,四大名著,各外國的古典名著,現代,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同樣也在經曆了時光的沉澱後而曆久彌新,他們在帶給人們精神享受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人類文明的方向。

如此看來,那一個個物質基礎的豐富的王朝和流傳千年的作品相比,真是巫見大巫!正如漢武帝雖然讓西漢強盛一時,但是他對於中華文明的貢獻必然是遠遠於他的臣子,《史記》作者司馬遷的。

故而,物質財富的價值要於精神財富的價值。

其次,精神財富可包含物質財富。

世間之物雖皆是死物,但是若是被人類注入了精神,則便又了靈魂。比如一塊普通的石頭,經過偉大的雕塑師之手後變為了美麗的維納斯;普通的白紙經過偉大的畫家之筆後呈現了蒙娜麗莎的微笑;就算是近代的科技產品也同樣可以舉出無數的例子,蘋果教主喬布斯所開創的蘋果產品中都凝聚著這位匠人企業家的靈魂手筆!

一個人除了能夠從著書立,創作藝術作品等方麵為這個世界留下那永不會褪色的精神財富外,《菜根譚》還指出,一個人善良的行為同樣可以為這個世界留下楷模的身影,也同樣可算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法國作家雨果曾經過:“善良是曆史中最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故而,我們普通人若是無法像文學家或者藝術家那般去創作偉大的作品,我們則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兢兢業業,在生活中對待他人時做到善良關愛,如此這般也算是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個陽光正麵的精神形象。

俗語酒足飯飽思***這是人類的劣根性。我們必須正視自身的缺點,要時刻提醒自己在物質條件達到目標後轉向精神財富的追求,做到飽時勿忘饑苦時,暖時要記冷清日,在自己年輕有財力的時候要懂得廣恩好施,盡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能為世間多做就多做一件善事,如此這般,才能夠讓自身的好運升值,才有可能讓不斷洗牌流動的財富環顧在自己周圍。

如此這般,我們可來個總結,一個人在物質條件滿足後應轉向精神財富的追求,著書立,創作藝術,開創新的產品或者發明等等,在世間也要行善事,走正道,如此一來方才是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