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兄弟一時半會是出不來的了,河沙價格也恢複了以往的市場價格和競爭格局,至於被楊家兄弟砸壞的那兩條船,其實本來就是放一些舊設備預防著的,且損失會很快由楊家兄弟償還。
按程家村的新區房屋建造所需河沙,現在也是可以直接到市場上購買就行了,但是既然清溪江上自己人的采沙已經開始,茂生、大山、偉三人各負責兩條船,正在日夜趕工地采沙供應,三人為此還特地主動要求降低10塊錢/方的河沙價格,不過被致遠拒絕了,市場經濟,好的多少就是多少。
清溪江上的的采沙工作還在繼續,但大山和偉卻在為後續的采沙經營權暗中較上勁了,原來,當初致遠為了能夠在清溪江上采沙,經過鎮裏反複協調,才以村集體的名義,取得在清溪江上程家村段的一個采沙許可,茂生家有自己的蔬菜種植產業要打理,來采沙也是此次暫時的,所以還好。但大山和偉都盯上了這個采沙許可,他們知道,等此次程家村新房區域的建設用沙完成後,能夠繼續承包采沙經營權將是一個很好地生意,因為就在最近,十裏八鄉的村民就有好多來打聽買沙的。
致遠本來想等村長運勇出院回來在再論這件事情的,可是事出意外,這中午,大山和偉一言不合,就在江邊吵起來了,兩人你一個電話、我一個電話,各自迅速召集來了家族裏的10來個人,大有械鬥之勢,致遠接到茂生的電話就匆匆趕往江邊處理。到了一看雙方正在劍拔弩張,這方葵老領著程大偉等十來個人,那方大山領著八大金剛等近10人,吵吵嚷嚷不相上下,致遠剛要開勸,葵老和大山就了:“致遠,你也不要來做和事老,你今要是能拿出雙方滿意的方案你就勸,要拿不出雙方滿意的方案,這事情還是讓我們自己解決吧。”
致遠一聽也生氣了:“采沙經營權是屬於村集體的,你們倒好,村裏方案沒出來,你們就內定了,打吧打吧,等你們打得兩敗俱傷,明兒村裏集體討論,不定就讓其他人來經營,你們到頭來還不是白忙活一場,你們今都撤了吧,明村裏開代表會討論這件事情了。”雙方一想也對,就都不想繼續鬥下去了,互相了幾句狠話就撤了。
其實致遠也知道,村裏既有采沙經驗,又有人力物力能做這件事情的,也就剩下大山和偉兩家人了,是得想個公平的法子了。
果不出所料,第二雖各家各戶的代表都來了,但除了大山和偉外,其他戶人家確也不想承包采沙經營權,致遠不等兩家開吵,率先將自己的方案了出來:“大山叔,偉,你們兩家都想爭取這清溪江的采沙經營權,那就要看誰能真正經營好這采沙場了,從明開始,以一個月為限,除了定量供應村裏新房建設用沙外,可以對外承接訂單,一個月之內,誰接的訂單多,采沙供應量大,利潤高,經營權就給到誰,到時候請在座的鬆年老師主持評議,大家覺得怎麼樣。”鬆年在村裏教書多年,如今剛退休在家,為人和藹處事公道,村民子弟多半出自其門下,讓他來做中間人,各方都心服口服,鬆年老師正好賦閑‘無所事事‘,樂得充當一回中間人。於是順利議定一個月後看成效。
卻接下來時間裏,運勇村長的病情又有所惡化,還在繼續住院,村裏的新房修建、農貿市場、清溪江采沙等事情,都是致遠一個人在操持著。大山和偉都忙開了去拉業務,但個人的思路卻大相徑庭,大山是來者不拒,十裏八鄉的人來買河沙,無論量大量少,路程遠近,都是熱情接待,積極送貨,慢慢地積攢下了不少新老客戶和訂單;而偉對零星客戶不屑一顧,一心想通過程大偉等人去找大工地,期望一單抵十單,一舉超大山。聽最近真的找了一個大客戶,下了十萬塊錢的大單,約定分1個月交貨,據合同都簽了,但具體情況外人不得而知,保密工作做的太好,無論怎麼問,偉一家人都微笑不答,三緘其口。
今年的氣有些反常,湘南城地處內陸,這個時節並不是雨季,但鎮裏卻一三個電話,要致遠趕緊組織采沙船上岸,是接下來半個月內有三個大的台風分別從南麵和東南麵過來,直接影響到湘南城,有可能造成暴雨洪災,要各村務必做好防台準備,采沙是萬萬不能作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