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藍白雲,惠風和暢,和興縣地界卻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為首之人係銀狼騰雲月白錦袍,著亮銀甲。應是而立之年,英姿煥發,地閣方圓,氣宇軒昂。胯下一匹狼盔大宛馬,馬身血紅色,馬鬃和馬尾在極速的奔馳中上下浮動。手持一柄銀狼嘯月鉤鐮槍,頗為英武不凡。那人身後跟隨著一批馬術精湛的騎士。保留著一字長蛇形朝前突進。
“將軍,前方便是據虎山。”其中一名騎士到。
那人皺了皺眉,道:“武荊,你帶一隊人馬在山腳接應,其餘人馬隨我上山。”
“諾。”
其中一名騎士指揮著一隊人馬離去,一字長蛇陣頓時化作一個人字分散成倆隊。
據虎山,和興縣地界的一座山脈。為南北向,山脈呈半環裝。上山隻有倆條路,南北方各一條。東西向猶如一道塹,蒼鬆榆樹團團環抱,宛如一片碧海。下有一條溪流,偶爾也能聽到鳥啼虎嘯。然而此處卻並非是什麼休閑聖地,隱士歸隱之秘境。
因為此處早已被一夥土匪所占據。
這夥土匪早於朝鳳凰四年就已占據於此,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多次南下牧馬,邊軍為了抵抗北方少數民族,需要大量的軍糧,而朝廷的公糧又明顯不夠,於是邊軍隻好在老百姓的手中進行強取豪奪。由於邊境土地本就貧瘠,又缺乏糧食。雖然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值根人心,但還是有大量難民選擇了背井離鄉一路南下。
據虎山雖然也處於邊境,但曆代縣令注重文治,文弱風盛興。但和興縣本身被四山環抱,易守難攻。少數民族多次南下雖多次途徑此地,卻並未塗炭此處生靈。正是由於和興縣的特殊地理位置,於是部分難民便選擇了這裏。
剛開始還好,隨著時間的發展,到朝鳳凰十七年的時候。邊防戰爭愈演愈烈而本地的地主土地兼並嚴重。才有了大量的貧民在據虎山落草為寇。
以據虎山主峰為基,覆蓋方圓數十裏。
“大當家的,有一夥跳子上山了。是給大當家的送來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兄弟們也不知道該不該把他們放進來。”一名大漢走了進來,朝上座之人拱了拱手道。
跳子:軍隊的意思
此處是據虎山頭寨安龍寨的議事的地方,兩旁的牆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兵器與一些獸皮,椅子和桌子並列倆排各在倆側。中間則是一個大型的火坑,灰燼散發在空中,有一股嗆人的氣味。
“這年頭種田的怕當兵的,當兵的怕犯事的,這夥人倒是有膽量啊。你去把他們請進來吧。”上座那人砸吧砸吧嘴繼續道:“記得是用請,別又跟人一言不合就開打,壞了我們安虎寨的名聲。而且山寨糧食不多了,你去跟三當家的:他要是把這夥生意給辦砸了,我要了他的腦袋。”
“是是是,大當家的。我們一定把你這件事辦的妥妥的,大當家的盡管放心”大漢忙點頭,絲毫不敢不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大漢回到外門,朝另一人耳語了一番。然後隻見那人朝著木牆下的人道:“進是可以,但隻能你們隊伍裏主事的進來,其他人隻能在原地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