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皇帝帶著文武大臣以及護衛們一起進入了壇內部,那些原本占據在壇的災民不肯退去。他們非要跟著皇帝進入到壇裏麵觀看皇帝祈雨。
康熙原本可沒有想到這些人會跟著進去,本想著讓四爺代為祈雨的,可是這些人跟著進去,到時候一看就知道不是皇帝本人呀!
可是災民的情緒是很容易被激化的。康熙不想因為災而真地鬧起官民矛盾,便隻好讓那些人進來了。不過他特令京兆尹戴著衙役將災民擋在了外圍,不讓靠近壇的祈雨台那邊,隻能站在一百米之外的地方看。
待皇帝走入了壇內供人歇息的地方,禮部的人開始布置祈雨的現場。各級隨行的官員也開始在祈雨台下站定各自的位置。幾位皇子與康熙的幾個近臣是跟著康熙進入了內室。
“啟稟皇上,外麵都布置好了,就等著您開始祈雨了。”梁九功從外麵走進來,跟康熙稟報道。
“那幫人還站在外麵,他們可是看著呢。皇阿瑪,您想讓四哥代替您出去祈雨,恐怕那些災民會有微詞了。”十四道。
這種話也就十四敢,在場的其他人都不敢。
外麵烈日炎炎,康熙已經近六十的年紀了。他的身體也不是很好,這一出去,就是二個時辰的祈雨。他可真有點吃不消。但是現在,外麵的災民四目相對,可都在盯著呢,如何能讓老四代他出去祈雨呢!
“皇阿瑪,兒臣覺得,不如先去與那幫人。兒臣相信,那些災民隻是被災情弄得失去了一點理智而已。隻要和他們清楚,他們應該能理解。再皇阿瑪都來了,足見皇阿瑪對民眾的關心。”四爺道。
“不行,那幫災民現在的情緒非常激動,隻要一觸動,他們就容易亂來。皇阿瑪,我覺得您還是回去吧,不如讓兒臣來對付這幫災民!”和碩親王胤道。
“不可!皇阿瑪是來祈雨的,是來為大眾祈雨的,怎麼能夠出爾反爾,甚至用武力驅逐他們呢!”四爺立刻道。
“皇阿瑪,不如您先祈雨一段時間,然後再進來換四哥出去。那幫人也隻是看看,不定他們看了一會兒,會四散而去的。”八爺道。
康熙聽著兒子們在那裏七嘴八舌地,他自己卻一直不發言。
“皇上,如今外麵高溫一直不下,您出去,隻怕半個時辰不到就會挺不住了。奴才覺得還是如四貝勒爺所言,與民眾講清楚,爭取獲得他們的諒解。”梁九功道。
四爺點點頭,道:“皇阿瑪,那些民眾也不是不講道理的刁民,他們隻是沒水喝。隻要讓兒臣與他們講清楚了,他們也會體諒皇阿瑪的。”
康熙最終似乎下定了決心道:“不必了,朕已經來了,沒道理退回去。梁九功,先替朕換下這套衣裳吧。祈求上蒼降下甘霖,不是看的什麼衣服穿得好不好看呀。”
康熙站起來,張開雙臂道:“替朕更衣。爾等立刻去外麵等候。開始祈雨吧!”
康熙在梁九功的伺候下脫下了龍袍,換了一身明黃的輕薄鍛麵的常服。其他人也都出去站到了各自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