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府裏頭的大格格的親事定了?哪家的?”宋氏問道。
“哎,如果能如姐姐的大格格一般嫁在京城就好了,那時常還可以去看看,如今我的依藍怕是要嫁到蒙古去了。那種地方,一輩子都見不到了。”毛氏道。
宋氏很能體會毛氏心裏的苦,同為格格,上麵有福晉,隻生了個女兒,一輩子的依靠就那樣被人遠嫁到蒙古,一輩子都見不著了,心裏真是不是滋味呀。
蘭琴對毛氏的印象不錯,此刻見她悲傷,便勸道:“科爾沁可是太皇太後的娘家,也是咱皇太後的娘家。她們的女兒多半都送來大清做妃子福晉,大清的公主格格也有一半嫁入科爾沁做王妃。毛格格,人各有自己的命途,你的依藍或許能嫁得一個好夫婿。聽直郡王的大格格過得不錯呢。”
毛氏聞言,臉上稍霽,歎了一口氣道:“都是妾身沒用,不能護著自己的女兒。”
蘭琴三人聞言,心裏各是不同滋味。
待時候差不多了,蘭琴便帶著宋氏耿氏去尋四爺,毛氏也要去尋自家的福晉。
待按著四爺所的時間和位置,蘭琴等人尋了過去,年氏和武氏也到了。
四爺與方丈請教了一些佛學方麵的問題後,便出來接蘭琴等人去齋堂用齋飯。
果不其然,三爺家的和八爺九爺家的都在齋堂呢,想避都避不開了。
“老四,你的側福晉居然能得一塵看相,佛緣不淺呀。”三貝勒從自己位置那邊走過來,走到四爺這桌,找著四爺。
四爺看了蘭琴一眼,回過頭對三爺道:“那是自然,爺的運氣一直不錯。爺的側福晉的運氣自然也不差。”
蘭琴差點沒噴出來,含著笑意看了四爺的側顏,心裏給他點了個大大的讚。
三爺沒想到一向低調且冷清的四爺居然也這般高調了一下,一時就有點被四爺哽住了,尷尬地站在那裏正不知道怎麼接下麵的話時,八爺九爺也走了過來。
“三哥,四哥,不如一起到那邊坐吧。將桌子都拚起來,一起品嚐一下皇覺寺的齋飯。”八爺道。
三爺乘機“嗬嗬”了幾聲,連忙道:“是呀,一塵大師可是給四弟的鈕側福晉看過相了,不如坐過去,一塵大師吧。”
蘭琴默默地歎息道:三貝勒這夫妻倆怎麼都一個德行,咬著人家就不肯鬆口了似的。
四爺見他們不肯走,也隻好同意了。於是,三爺和三福晉,並著田側福晉和瓜爾佳氏;四爺以及蘭琴,並著年氏、宋氏、耿氏和武氏;八貝勒和八福晉,並著毛氏和張氏;九貝子和九福晉,並著顧氏和富察氏;一共十八個人,可是坐了一個大大的拚桌。
“鈕側福晉,不知一塵大師是如何給你看相的?”三福晉果然第一個發言,夫妻倆的口氣都一樣。三貝勒一直就覺得自己比四爺更尊貴,就跟他的母妃榮妃一樣,一直就瞧不上官女子出生的德妃。其實榮妃失寵,也就是德妃上位的時刻。所以榮妃一直覺得德妃是導致自己失寵的關鍵,以至於三貝勒就一直將四爺當做自己的假想敵。從時候就這樣,年齡相近的兄弟容易為了父母的寵愛而互相爭執。像八爺和九爺這樣的不多,其實是因為八爺幾乎無法與九爺相比。八爺自就不得康熙寵愛,甚至常常被忘記,而九爺是宜妃與康熙的幼子,十分受寵。八爺能將九爺馴服得服服帖帖地來支持自己,可見八爺這個人有多會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