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小升初(1 / 1)

農村的孩子,學一般是在本村上;而初中的選擇就多了,可以就近選一個初中,也可以選鎮裏的初中,當然縣裏的初中更好了。農村的家庭少有選擇市裏的初中的,最大的原因應該是與市裏的家庭經濟條件相差太大,怕孩子在班裏受委屈吧。其實,當初上學時,母親就打算讓我去縣裏的學上,因為當時舅已經在縣裏買房了,我也挺願意;當時,舅的丈母娘還在做學老師,就給我一張卷子,我當時什麼都沒學,自然什麼都不會,就胡亂劃了一通;不知道,大人怎麼交涉的,我就跟縣裏的學無緣了。結果現在上初中,我的母親就更上心地為我去縣裏上初中張羅了,也可能是因為我哥在附近初中,沒法好好學習的緣故吧。

可能是當時麗星初中的宣傳很到位吧,於是我就被報考麗星中學了。考試當早上,我家開了一輛拖拉機,去縣裏參加升初考試,記得當時還有人趁車,是張傑和她媽媽,原來他姐也報考的麗星中學。當時考了什麼,現在已經忘完了;唯一記得的就是一道有關於四大名著的問答題。現在肯定知道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四本;但是,當時哪知道這些,整都是瞎玩中混過去的;幸運的是,從電視裏循環播放的就是《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裏,印象最深的就是孫猴子,動不動就會掄起金箍棒打妖怪;豬八戒又蠢又笨,動不動就要散夥分行李,回高老莊找媳婦;沙僧總是,快去找大師兄。《三國》裏最喜歡的是智勇無雙的諸葛亮,以至於在以後的很多年裏,我都把諸葛亮當作是最有智慧的中國人,現在我最佩服的是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當然還有很多英雄,愛哭的劉備,義薄雲的關羽,嗜酒暴虐的張飛,奸雄曹操,隱忍不發的司馬懿;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些裏總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水滸傳》時候看的時候,確實為好多水泊梁山的好漢唏噓不已,一百單八條好漢,得以善終的又有幾人呢。

當時我的答案中,第四本是《封神演義》。因為當時確實很喜歡看《封神演義》,特別是裏邊的大能;會七十二變的楊戩,三頭六臂的哪吒,手拿打神鞭的薑太公,擁有風雷雙翅的雷震子;也許正是這部電視劇,滿足了我幼時對於神仙神通的幻想。我不曾記得時候看過《紅樓夢》,即使有,想來也隨即就換台了。

我記得,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厭其煩的炫耀著我的答案,而張傑就低著頭,默默不言語。後來也正是,我考上了,她沒有。可是,得與失,又豈是表象那麼簡單;兩年前,再次見到張傑時,是她抱著孩子回來娘家,充滿了少婦的氣息,臉上滿是寧靜;而我呢,還在大學留級呢。所以啊,生活很有意思;你得到了,可能就意味著你失去了;得與失,不是表象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