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因為他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劉一山在那晚上發現了工作上的一些問題,他打電話向他的領導反映,後來他的領導覺得事情挺嚴重的,於是要求劉一山到他家去詳細的一下,所以……”
“一些問題?是什麼問題?”
王偉無奈的擺了擺手:“這是他們公司的事,他們不願透露,我們也就沒有深究,但應該和這起案子關係不大。”
“哦,這樣啊。”王慶教授有點失望。
“所以,劉一山離開公司後,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他們領導的家中,經過核實他是11:40分到的,從案發現場,到那位領導家中10分鍾的時間是絕對不夠的。”
“這麼來劉一山就沒有嫌疑了?”
“對,沒有。”
王慶教授像突然想起來什麼似的把身體向前湊了湊:“關於凶殺的動機你們有什麼線索,你好像一直沒提到嘛。”
“動機,在這起案子中似乎是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起不了任何作用?為什麼?”
“你的意思是你已經知道了嫌疑人是誰了嗎?”王偉似乎還不大相信。
“嗯,實際上我早就想到了,但是我還想聽聽有沒有其他線索,所以沒出來,可事實上按你的法,沒人可以作案,那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隻有可能了。”
“你就不能直嗎,別那麼拐彎抹角的。”王偉顯得很急躁。
王慶教授衝他笑了笑:“我一開始注意到的有兩點,第一是那個滑蓋手機的問題,第二就是關於案發時劉文葛打的兩個電話。”
“可電信局已經證實了那兩個電話的事,劉文葛沒有謊啊。”
“我不是這個意思,而是那兩個電話,打的很不符合常理。”
“不符合常理?”
“想象一下你若是劉文葛,碰到這種事你會怎麼做?當你聽到一聲慘叫,隨即是電話的跌落聲,然後,電話被掛斷,此時你的第一反應難道是立刻報警嗎?我想這不對吧,第一反應應該是再打個電話給被害者,確定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還是沒人接才會想到報警,同樣的,報完警後,也不會有誰在那幹等消息,還會繼續給被害者打電話,但是,劉文葛卻省略這些步驟,而是放下電話直接報警,報警之後也是不聞不問,這給人的感覺就是……劉文葛早就知道鄭潔已經死了!”
王偉沒話,的確,這麼想想,似乎劉文葛的行為實在很反常,不過……
“下麵我來我的推理:11:00當所有人都離開劉文葛的家後,劉文葛就開始行動,他騎自行車騎往被害者回家的路上,他不需要在某個特定的地方伏擊,隻要在路上遇到他就行,大約在11:0八在案發現場劉文葛遇見了被害者,由於本來就認識劉文葛隨便編個理由靠近就可以他,然後乘其不備殺害了對方。”
“之後他拿走被害人的手機,迅速趕回家中,回到家大約11:0左右,他用家裏的電話裝模作樣的,打到被害者的手機上,10分鍾以後,在將其掛斷,緊接著撥了110,打完這個電話後他再趕去殺人現場,由於警方不知道具體地方,但他很清楚,所以他肯定比警察先到一步,他又一次回到現場,將手機放在被害人的旁邊,裝成是打電話時候,遭到襲擊的樣子,警察是11:45才到的,此時劉文葛可能已經快到家了。”
“至於為什麼死者的手機會被滑開來,可能劉文葛沒用過這類手機,他認為既然是打電話是死去,滑開來更加自然一點吧。”王慶教授到這裏頓了頓,過了片刻又補充道:“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推理,沒什麼證據作為依托,可這恐怕是唯一的可能了。”
王偉一時語塞,他想反駁兩句,可如果不是這麼回事,那還有別的可能嗎?而且王慶教授的也是合情合理,沉默了一陣,王偉仿佛認輸一樣舒了口氣:“看來的確是這樣啊,為什麼我就沒想到呢?”
“因為嫌疑人利用電話,將死者的死亡時間挪移了!”教授吐出煙圈:“真是聰明的罪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