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元旦,售樓部已經初具規模,她也沒想到進展這麼快,預計過完春節就可以使用了,售樓部餘下的工作就是工程部的了,她不懂工程細節,就很少插手。
公司定的營銷計劃是五月份開盤,接下來的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著,春節期間一個月大家忙著過年,無暇顧及廣告宣傳的事情,但一過春節就需要馬上大規模造勢,時間節點排得很緊張,眼下比較急的是完成看盤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莊曉夢想想,自己手下走了一位主管,劉穎和歐陽鬆各自負責著一攤子,劉穎的工作量還一些,讓她負責製定售樓部開張和開盤活動方案吧,想好之後就召集兩個人開了個會,布置了一下,心想,開盤前任務太重,還需要招聘一個主管,否則,她們倆太吃力,把計劃報了上去,但招聘不理想。
接下來,她想培養劉穎和歐陽鬆了,劉穎跟自己這幾年關係一直很好,沒有理由不照顧她,歐陽鬆是自己招進來的,他如果幹得砸鍋了,自己臉上也沒有光彩。
而劉穎呢,大大咧咧的,工作的邏輯性欠佳,不太注意細節,那麼通過做一些活動可能會促進她對細節執行的進步,歐陽鬆呢,很少找自己交流,總是悶著頭幹活,自己話就不是個行家,歐陽鬆話更夠嗆,常常是一副軟抬杠的樣子,磨合得不太理想,但是他又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看來,自己在怎麼用好這兩個人上,需要改變一下。
工作進度表在那擺著,什麼時候完成什麼工作,一目了然,通過這個可以提高下屬工作效能。
那,莊曉夢聽到歐陽鬆了一句話她感覺挺逗:“我追求完美。”
莊曉夢覺得如果這樣的話出自一位中學生很正常,出自一位奔三的人,很別扭,就:“追求完美是一種病態。沒有完美的事物,怎麼去要求完美呢,你覺得是完美的東西,未必別人就覺得完美。有追求是件好事,可以有理想,有抱負,可別追求什麼完美,因為追求也白追求,實現不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吧,項目是大家一塊完成的,到項目完成時,往往是大家都能接受,但不滿意。”
歐陽鬆怏怏地低下了頭。
一,歐陽鬆把樓書文案交給莊曉夢,她把目錄一看,第一項就是地理位置的渲染,第二項是項目規劃部分,第三項直接進入物業部分,她想,項目推廣需要一個幺蛾子,這是項目的眼睛,也是區別於其他項目的標誌,具體到這個項目,文廟就是幺蛾子,但她看到歐陽鬆的文案中,文廟隻是一筆帶過,沒有重點挖掘文廟的深層意義。
她把歐陽鬆叫到跟前,指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並明了強調這個幺蛾子的必要性。
歐陽鬆不屑地:“幺蛾子不幺蛾子,有沒有這個必要?”
莊曉夢對著他:“你感覺什麼有必要?”
歐陽鬆:“項目賣點挖掘細致一些,我感覺就夠了。實打實的賣點,打動人心的賣點,我不想來虛的。”
莊曉夢有些生氣地:“怎麼著也需要有個帽子扣上,哪能直接進入具體賣點呢,太生硬了。”
歐陽鬆繼續堅持:“我原先做項目時就是這麼做的,別人也沒什麼意見啊。”
莊曉夢解釋:“項目跟項目不一樣,你原先做的是普通項目,現在做的是高端盤,操盤手法與原先肯定不一樣的。不能老按一個套路出牌的。”
歐陽鬆一副憋悶的樣子,“其實,客戶不關注什麼文廟不文廟的,他們關注的是教育、交通等配套。我還是認為在這些方麵做做文章,再一個是規劃中的公園。”
莊曉夢感覺他很擰,就:“不接受別人意見,你不會提高的,隻能原地踏步。我讓你做的東西都對拔高項目檔次有幫助。必須要加上,並且,表現出來不能空洞,回去好好想想吧。”
她看到歐陽鬆無奈地走到自己座位上,托著腮幫子發呆,樣子很好笑,心想,當時第一次見到他時,感覺他很精幹,沒想到是這個樣子,自以為是,並且喜歡頂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