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年 7(1 / 1)

莊曉夢原先一直認為項目的競爭對手是距離本項目最近的那些項目,後來才發現,鎖定競爭對手的指標是產品定位類似、入市時間段接近、客戶定位類似、總價或單價接近,高端項目的競爭對手可能分布在全市範圍內,不是臨近的項目。明白為什麼做項目優劣勢分析注重內部和外部結合了。

產品定位就複雜了,涉及到區域規劃、自然景觀、交通條件、醫院公園等生活配套,人文景觀或學校等人文氣息,這些無形價值常常起著決定性作用,戶型空間、建築外立麵、區配套和物業管理才是項目本身,一個項目通過外部和內部統一,體現價值。外部因素是項目選址的參考依據,內部因素是工作的重點。

她依稀想起阮浩波在開會時過的一句話:“定位的依據不是單純一條線,多重定位才是根本原則。”。覺得項目定位與做人的定位如出一撤,世間萬物都有相通的地方,一個人的底蘊是基於世間萬物的,接觸的越多,底蘊越豐厚,反之亦然。所謂人性化,就是順應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習慣,指引人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其思維方式。做項目就是做人,什麼人就做什麼項目。那麼,可以進而推之,成功的項目大體相似,失敗的項目各有各的失敗之處。想到這,她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在欣賞了一些建築設計和景觀設計圖後,她對設計充滿了興趣。

那,她和張靜怡到建築設計院了解項目設計進度,見到了一名在業界大名鼎鼎的建築設計師,當她看到概念稿上的建築理念,注解中的“人合一”引起了她的好奇,然後就跟他聊了聊。

莊曉夢饒有興趣地問:“我想了解一下,建築的本質是什麼呢?”

建築師微笑中充滿自信,:“建築的本質,涉及到柏拉圖的理念論,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場所問題、人合一等哲學問題。”

莊曉夢一臉燦爛,:“這麼高深啊,上升到哲學高度了。”

建築師解釋道:“設計的目的是塑造一個包有多樣性和差異性,重返自然的世界。”

莊曉夢笑著:“我很喜歡看設計。”

建築師接著:“我們可以做一個簡明通俗的理解,把建築和城市比作一個以魚料為主的菜,隻要弄清楚魚的生物特性和生命原理,找個合適培育的方法,避免物種變異,隻要魚好,不管清蒸,還是油炸,味道都不錯。”

莊曉夢:“我們通常的比較多的是‘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建築師笑了,:“這句話用得太多,都用爛了,但揭示了建築和藝術的關係。我們業界處於一種混亂狀態,探索與疑惑同時遞增。越來越扁平的世界,更多的人沉湎於表層的智慧。其實建築學是哲學與科學的私生子,這個私生子又長期與藝術曖昧。”

莊曉夢笑道:“我好像有點明白了,您這麼博學,真佩服。”

建築師:“國內建築學的發展,類似中醫和現代醫學的混合,整體思維模糊,缺乏對建築本質秩序的理性深入。很多掙錢的建築師主要依據了各自練就的獨門絕技與秘方,而不是建築學。”

他喝了杯水,接著:“古人大多敬畏道,對於沒有搞懂的規則不敢違背。古今中外的傳統建築與城市的建造顯然都遵循著道,效果多是平和與協調的。當下似乎用混凝土、金屬和玻璃已經能完成人類的任何建築夢想了,因為無視道,恣意妄為,導致了今日城市的亂象。設計的過程有時是一場混沌的冒險。”

聽建築師一席話,她感覺似乎對建築有所理解,原來以為建築就是一堆鋼筋混凝土,現在看來,建築學背後有著廣博的文化背景,想著以後做方案或者設計廣告時,不妨參考一下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