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下午3點38分。
怎麼有種殺青打板的感覺,哈哈。
2018年7月動筆,11月在起點發出第一章,到今年,2022年7月29日敲完正文最後一個字,始於夏天終於夏天,倒應了我在書裏寫那句:世事總成圓。
真以為能在三年內寫完的。
居然花了整四年。四年,用一生的時間來衡量也是不小的占比。這期間它成了與我現實生活平行的另一條線,另一個世界,毫不相幹,卻並肩向前。
兩個世界,同樣的酸甜苦辣,為了保持寫作節奏和更新速度,與三次元反複拉鋸調和。回過頭看,畫麵最多的依然是無數個電腦前的深夜。
有非常珍貴的心流時間。情緒、情節、對話、風物都寫得順的時候。其中又以寫星雪對手戲時最多,哈哈。
也有難捱的焦躁時間,比如卡文、更新壓力或收到了不好的評價。
卡文和更新壓力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不考慮更新,卡就卡了,過幾天自然能好。偏偏需要較勁:手機屏幕顯示1:05,上班鬧鍾會在六個小時之後響起,而我還不打算也不能關電腦。
最初家屬勸:這是愛好啊,不是正職工作,怎麼把自己弄得這麼慘。
滿地掉頭發,臉色也不好。
我:就因為愛好啊,想寫。
-那就更應該細水長流慢慢來啊。
-可我要保持寫作節奏啊。
-可你最近狀態不好啊。
-可讀者在等啊。
他不勸了。大概因為十年相伴,他太知道我是一個不能辜負等待的人,哪怕隻有一個人在等。那種心態屬於:有人在等我,要快點,去赴約。
更何況讀者雖然不多,並不止一個呀!哈哈。
盡管如此,對追更的你們來說,還是太慢吧。真心抱歉,但我已經在燒命了。
不好的評價,這個題目值得嘮嘮,正應了我在前言裏說的“曆事煉心”。陪我更文的寶貝多少知道,因為專業學的新聞、畢業後從事媒體工作有年頭,寫作對我來說是挺平常的事,但虛構小說,確實頭一遭。我以為到了這個年紀已經不太會被評價所擾,事實證明,進入新領域該有的磨礪一樣都逃不掉。
我還是會被一些誤讀、誤解、不解或者純粹的不喜歡,影響寫作狀態。
我也當然知道這本書有很多不足。
同時我更知道每個人的底層架構太不一樣,知識儲備的類型、年紀、閱曆、經曆也都會導致閱讀審美的巨大差異。
道理想得很明白,心智卻必須要淌過才能磨好。
到今天,似乎是磨得差不多了,更可能因為完本了、不怕寫作狀態受影響了哈哈。
因為完本,我又有了時間看書。這周的某天讀何帆教授的《變量4》,裏麵他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