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恢複了前世記憶的朱重八來,討飯這個營生實在是有些讓他不齒,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某一你在某個大排檔或者燒烤攤和一群朋友把酒言歡,共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候,突然就有這麼一兩個不和諧的因素會出現,什麼呢?那就是總會有一兩個衣衫襤褸、一臉苦相的年輕夥子或者中年大漢來到桌前行乞,“行行好吧,給幾塊錢,幾沒吃飯了。”啊~~西吧!每每遇到這種情況真是恨不得一巴掌呼過去有木有,你你要是個老弱病殘的來要飯也就罷了,可你一個四肢健全、能走能扛的壯夥不去自食其力,跑來要飯,還要不要臉了,還有沒有八榮八恥了,簡直就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大毒瘤有木有。朱重八自然也有過這樣的經曆,可眼下看看自己,得咧,沒想到自己也有這麼一。所以有一句話得好,那就是你終有一會變成你所討厭的那種人。咦,是不是用錯了地方!
回歸現實,既然出來了,這飯該討還得討,朱重八想起了自己前世曾經讀過的一本書——《血色浪漫》,其中有一個章節是鍾躍民領著村裏的知青一同到縣城討飯的情節,好家夥,討個飯都討得那叫一個氣壯山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再細細回顧自己曾經所熟悉的曆史,自己的這段討飯經曆似乎是不可缺少的,好吧,藉此聊以***朱重八終於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既然沒得選,那就接受。
在四處遊曆的過程中,朱重八算是徹底的實現了自己前世一直渴望卻始終無法踐行的背包客願望,自然,想去哪,是沒有高鐵飛機的,這十一路公交車是自己唯一的交通工具,他翻山越嶺,穿城過村,山棲露宿,渴了就喝溪水井水,餓了就摘山果抓隻山雀野兔什麼的,有時候實在是找不著東西吃了才用自己和尚的身份去化個緣,雖然時不時的會遭遇白眼和冷嘲熱諷,可還是偶爾能遇上一兩戶好心人家給個饃饃或半碗糊糊,不管怎麼樣,朱重八沒讓自己餓死,不僅沒讓自己餓死,他還仔細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脈、風土人情,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見識,這可和自己腦海中地理教科書上的內容有很大的不同,這畢竟差了好幾百年呢,所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朱重八當然知道今後自己將會經曆怎樣的戎馬生涯,掌握地理人文方麵的知識,對於今後的行軍打仗和戰略部署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際遇方麵,在這幾年裏,朱重八也可算是豐富多彩的,看過金庸先生《倚屠龍記》的朋友們都知道明教,要金先生的這本也不全是胡謅,有很多故事還是在遵照史實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對於喜好野史的朱重八來,自然也是認真地拜讀了好幾遍,隻是朱重八這要飯生涯也持續了快兩年了,也算是遊曆四方了,可是卻連個明教的影子都沒見過,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這,難道真的隻是野史?朱重八不禁心生懷疑。
這一,朱重八遊曆到了一個鎮子,在經過一座石拱橋的時候,偉大的命運之神終於又一次向他揮了揮那隻大手,一個老頭出現在了他的眼前,隻見這個老頭斜坐橋頭,翹著個二郎腿,在那抖著腿,這老頭的頭發胡須皆白如銀絲,一身粗布長褂隨風而擺,也頗有些仙風道骨之派。朱重八上橋的時候也注意到了這個老頭,而他發現那老頭也一直盯著自己,他禮貌性地衝老頭微微頷首,就在朱重八從老頭的身旁擦身而過的時候,正在那抖著腿的老頭的一隻鞋不知怎地就掉到了橋下,老頭看了看自己的光腳,臉上竟有些不好意思,他瞄了瞄身旁的朱重八,冷不丁地張口道:“嘿,夥子,去,把鞋子給老人家我撿回來。”哎喲我去,這場景怎麼那麼熟悉,金斧頭和銀斧頭的故事?啊不對,一下子想不起來了,朱重八沒發現自己正在發愣,可這老頭不樂意了,用手拍了朱重八一下,道:“怎麼著,還不樂意啊?想給我提鞋的人可不少喲!”要咱們的朱重八同學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放在過去那也是進士出身了,這涵養還是夠夠滴,雖然覺得這老頭有點倚老賣老沒禮貌,可還是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給撿了回來,遞到了老頭麵前,等著老頭接過去便準備走人,沒想那老頭竟又命令:“夥子,晚輩應該給長輩穿鞋你懂麼,把鞋子給老人家我穿上!”這下涵養再好的朱重八也有點生氣了,你我是你兒子呀還是你孫子呀,這非親非故的,有這麼使喚人的麼?真是嬸嬸可忍,叔叔也不可忍啊!朱重八準備把鞋子甩老頭臉上轉身就走,可仔細一看,這老頭的眉宇之間透著一股子英氣,怕是沒有那麼簡單吧,要這世間奇人多了去了,不定自己也遇上了這麼一個?就在這時,朱重八心裏那個疑惑猛的一下就解開了,眼前這一幕和當年張良橋頭遇見黃石公的場景是何其相像啊,朱重八突然眼前一亮,畢竟自己的經曆也算是夠離奇的了,又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呢?隻見朱重八手提著那隻鞋子,竟又一次傻嗬嗬的在站在那裏發笑,這下可把老頭給惹急了,直接脫下了另一隻腳上的那隻鞋,衝朱重八就給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