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局勢(1 / 2)

自從王承恩培植新黨完成以後,幾日以來,大明朝廷的政局已經漸漸地開始朝好的方向轉變,權力的平此時也慢慢重新開始恢複平衡,王承恩作為閹黨表麵上的決策人,自然是在朱由檢的暗地指使下大肆打壓東林黨,政黨之間想要打垮對方自然是要做出點成績來,相比以往朝堂一家獨大吃飽喝足就是打嘴炮的情況,最起碼現在大臣們知道辦正事了,東林黨意識到最近的氣氛緊張也是暗自收斂了許多,但是多災多難的大明卻還是逃離不了千瘡百孔,傷痕累累的現狀,前方安全,後方起火,劉宗敏此時卻在河南統領著二十萬大軍晝夜猛攻潼關。

放!!!隨著一聲聲嘶力竭地怒吼聲在城牆上響起,潼關之上的千斤弗朗機炮此時應聲開火,滾燙的炮彈從炮口噴射而出,直逼攻城的農民軍,攻城部隊的氣勢當即為之一頓,城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瞬間噴出一片血霧,被炮彈橫衝直撞地砸出一條血路來,斷臂殘肢夾雜著地上的泥土在空中四散而飛,但是這區區幾人的傷亡不過是人海之中的一朵浪花,大批的農民軍不為所動,一個個依舊紅著眼舉著武器,瘋狂地奔跑著呐喊著緊隨在其後,放眼望去地之間黑壓壓的一片全是人,聲勢極為駭人,但是仔細一看其中不乏有一些扛著鋤頭舉著拐棍的農民和老弱,戰鬥力如何此時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闖軍沒人嗎?還得派老弱病殘來上陣?答案是否定的,李自成現在坐擁數省,號稱有四十萬大軍,此話確實不假,但是其中精壯男子充其量才不過十多萬人,其中能打硬仗狠仗的精銳更是要打對半折,農民軍的精銳大多都是吸取自投降的官軍,大明現在這個情況,軍餉都發不出來,部隊還談什麼戰鬥力和忠心,自然是有奶便是娘,跟誰不是跟?但是派老弱先上場是流民的傳統打法,第一,先派流民可以大大減少自身的炮灰部隊,減少糧食消耗,第二,消耗官軍的銳氣和體力,觀察戰局,局勢一旦不對,後方精銳可迅速撤退,這點也是官軍為什麼經常大敗農民軍,但是農民軍仍然可以死灰複燃的原因,因為沒有傷及根本,死的都是一些流民老弱,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剛剛加入農民軍的人如何讓他們死心塌地,痛恨朝廷?派他們的家人先上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父母親人死在官軍的刀鋒之下,後方的精壯自然會紅眼,痛恨朝廷,等會一旦交戰,自然會拚死相博。

都給我衝過去!不想死的就快點跑到城牆下!隻有跑到那裏大炮才打不到你!後方胳膊係著紅帶的督戰隊一字排開,一邊催促著前方的部隊,大聲地喊著口號振奮士氣,另一邊的精銳老卒則是在不停地朝關上放箭,掩護著攻城的部隊,眼看著前方攻城部隊終於到達城牆,隻見他們一個個地將肩上的雲梯重重靠在城牆之上,一個個闖軍嘴裏咬著武器貼著城牆開始蟻附而上。

潼關的城牆上此時也密密麻麻地站滿了士兵,但是其中很多人此時都是滿麵漆黑麵帶倦色,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很明顯是休息嚴重不足的原因,隨著衝鋒的號角開始響起,大批的闖軍開始不要命一般地往城牆上攀爬,看到這裏,所有的士兵此時都緊緊地抓緊了手中的武器,但是他們的眼中卻看不到一絲恐懼,有的卻隻有堅毅,因為他們就是下之精銳——秦兵

都窮山惡水出刁民,的一點也不錯,秦兵大多來自今陝西最北部的陝西榆林,起榆林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字,窮,窮到什麼地步呢,窮的幾乎褲子都穿不起了,這不是誇張,一家人就一條不露腚的褲子,誰要出門誰先穿,窮怎麼辦?要麼加入農民軍去搶,要麼去打仗參軍吃皇糧,但是這裏的人生就有種正氣,看不起流賊,一聽流賊來了,根本不用你們去動員,全村男女老少抄起家夥就是幹,李自成幾十萬大軍當初攻打榆林愣是被阻擋了七七夜,差點沒把李自成的眼珠子給嚇得跳出來,所以家家戶戶的精壯男子幾乎都去參加官軍了,榆林地方不大,參軍的幾乎個個都是親戚關係,平日裏嘻嘻哈哈的,互相之間都不是稱呼官職,張口閉口不是大舅就是姐夫,二姨夫等等稱呼,但是上級都對此視而不見,為什麼呢?打仗的時候,傷亡越大,這個部隊就越瘋狂,越狠,一看自己的親人就死在眼前,誰能不拚命?這也是當初高迎祥為什麼幾次突破孫傳庭的包圍圈,仍然被秦兵喊著口號再次圍堵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