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泊位是最邊緣的,一條廊橋,兩個泊位,很普通的設計,無論你要去哪一條船,這個廊橋都是要通過的,艦艇上憲兵們也隻需要守著這裏廊橋就行了。
平日裏若是出任務或者出海幹點什麼,都會把通往廊橋的鐵門鎖好再出去,而且會有兩個退役的東印度海軍人員幫忙看守泊位,都是些老頭子,不過眼睛耳朵都好著。
平日裏需要加油保養什麼的話一般自己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需要通知指定的幾個碼頭工人過來幫忙,因為東印度海軍為了最大程度保密,找外人一直都是找那幾個,不會照顧新麵孔,雖然這種軍艦都是半公開的情況了。
這其中就有一個華裔的碼頭工人,他是負責油庫檢修的,他經常被傳喚過去幫忙,他也多少了解了這種軍艦的信息,在簡杜傑在華人社區秘密招募人手的時候,這名工人經過他人介紹見到了簡杜傑。
簡杜傑當時記得他是這麼的“如果可以的話,要盡可能癱瘓掉這兩條船,這兩船雖然破舊,炮也是隻有76公厘(近代稱呼,意為毫米,國人包括海外華人都是叫公厘)但是上邊的人可不差,我看過聽過他們打炮,打的那叫一個準啊,打10發能中8發的。”
簡杜傑很重視他的這個情況,他也了解過歐洲各國海軍的水平,炮術在他們那裏都是基本操作,沒有6,7成的命中率都不好意思自己是個開炮的。
雖然這個工人打10發能中8發有可能有些誇張,但是簡杜傑可不敢掉以輕心,即便是76公厘的炮,打上去也有很大一個坑,那是多少人都不夠死的。
陸軍的炮他知道東印度也有,他還見過呢,可他沒聽他們有怎麼打過炮,因為打炮要錢啊,雇傭兵們又是嗜錢如命的家夥,平時去打的人一般都是些搞事情的土著,根本就不需要怎麼把炮打準,基本上炮一轟土著就鳥獸作散了,繼續炮擊無非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罷了。
久而久之,東印度所有的炮組基本上都是訓練欠缺,都認為隨便打兩炮,能會開上炮就行了,不需要深入訓練。
倒是迫擊炮組的炮彈因為便宜些,又有空爆彈這種好東西,在叢林裏進行殲滅土著很好用。
因為叢林都是高大的樹木,空爆彈在樹林上方爆炸,會產生更多的樹枝木屑碎片,能產生次傷害,高爆彈其實也可以,但是有時候可能會傷到自己,因為高爆彈是碰撞引信啊,有時候偏一點點撞到自己頭上的樹枝那可是真的艸蛋了,不對,連蛋都莫得艸。
迫擊炮組倒是因為這個炮術不錯,一打一個準,那幾十門野戰炮的炮組倒是比較辣雞了,打個大概方位還行,你想要給他們報點讓他們支援你?怕是會把炮彈砸到你頭上去。
菜鳥誤事啊,簡杜傑看著那兩個美籍華人的觀測員還在搗鼓他們的電台,歎了口氣,操作一下電台要那麼久嗎?那邊就給兩個菜鳥過來?會不會操作的!
簡杜傑不知道的是,他們兩個所謂的美籍華人正在聯係的是隱藏在水下的潛艇,這年頭的潛艇在水下是不可以收發電報的,隻能上浮接收,可是現在是白,巴達維亞這附近的航線很是密集,一個不留神就可能會被路過的商船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