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一聽,臉上露出了笑意,“劉將軍願意答應,你我兩家結盟之事,也可順利完成了。”
李助一笑,說道:“公祺,隻是我家主公也有自己的要求。”
這時,張魯收起了笑意,看了看劉鑠,又看向了李助,問道:“不知劉將軍,有何要求。”
李助說道:“我主有兩個要求,第一,漢中富庶,土地肥沃,且又剛剛豐收。我家主公想要公祺援助二十萬石糧食;想來公祺不會拒絕吧!”
張魯的麵色微微一變;一旁的閻圃急忙說道:“漢中雖剛剛豐收,可被燒毀的陽平關需要修複,這糧草的消耗也很大;劉將軍提出的二十萬石糧草,實難答應。”
“公祺,吳懿雖被擊退,可蜀中依舊錢糧豐足,兵眾十數萬,戰將上百員。”李助一笑,看著張魯,接著說道:“公祺,劉璋在陽平關下損失慘重,如他探知我家主公返回長安,是否會在興兵報仇?那時,不知公祺可能守住陽平關?是否需要我家主公出兵來援?”
“這……”張魯顯得有些猶豫,可還是說道:“如若兩家結盟,劉璋又興兵來犯,自然需要劉將軍出兵來援。”
李助接著說道:“這就是了,這出兵作戰,自要消耗糧草,公祺既有心結盟,為何還如此小氣!”
“漢中雖富,可消耗也大,劉將軍提出的二十萬石糧食,實在有些困難。”張魯想了想,說道:“如若是十萬石,我即刻可為劉將軍準備。”
劉鑠嘴角微微一笑,對著李助示意了一下。李助則說道:“好,那就請公祺盡快準備十萬石糧食。”
張魯對著身邊的閻圃說道:“閻圃,這事就交給你準備了。”
“諾。”閻圃看著劉鑠說道:“劉將軍放心,在下會盡快為你準備好十萬石糧食的。”
李助接著說道:“我主的第二個要求就是,五鬥米教可以在長安傳播,但必須改名為正一道;同時,一切傳道事宜必須由公孫勝道長負責。”
說完,公孫勝對著張魯行了一禮,說道:“公孫勝拜見師兄。”張魯呆住了,對於他來,完全沒有想到劉鑠居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李助接著說道:“五鬥米教與正一道本是一家,而且公孫道長與公祺,算起來也是同門師兄弟。想來公祺不會對此有任何意見吧?”
張魯勉強一笑,回應道:“好,好,那就依劉將軍。”
隨後,一切事宜都進行的很圓滿,劉鑠同張魯交換了盟書,兩家算是達成了同盟。劉鑠此行的目的也達到了,十萬石糧食閻圃也為他準備了。
五日後,劉鑠率領著眾將和五百餘騎兵,還有張魯派給的一千護糧士卒,押送著十萬石糧食離開了漢中;一路出了箕關,沿著嘉陵江順著山道,向著長安返回。
這一路押送著糧草前行,劉鑠覺得這行軍的速度太慢,不知道何時才能返回長安;而他的心中也牽掛著扈三娘和她腹中的孩子。
於是,劉鑠經過了一番思慮後,決定帶著陸謙與項充,還有三十名騎兵先行,將護送糧草的重任交給了林衝、李助、花榮、晁蓋等人。劉鑠一方麵想自己盡快趕回長安,另一方麵也讓他們兄弟在多增加感情,有助於留下趙雲與武鬆。
劉鑠三人和三十名騎兵,行進的速度確實很快了,一日也能行個五六十裏路了。
一日,劉鑠等人騎馬行駛在陡峭的山道間,山腳下是急流的嘉陵江水;另一側就是陡峭茂密的山林。在劉鑠經曆過了難行的蜀道,他覺得這樣的道路已經算是安全了很多。
突然,戰馬發出了一聲嘶鳴,緊接著就是一聲恐懼的慘叫,不斷回響在山林間。驚得劉鑠急忙勒住了戰馬,握緊了手中的雁翎槍,急忙回頭一看。
一名騎兵和所騎戰馬,已失足掉落山崖,落入了急流的嘉陵江。一旁的眾騎兵也被嚇得麵色發白,不自覺的將自己所騎戰馬,向內側驅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