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鑠眉間微皺,心知自己雖有張魯給過的一句話,他可以調度指揮關內的兵馬,可實際上他隻有建議權,沒有實際的指揮權。就算現在想製止這支隊伍繼續追殺,隻怕此時的楊任也不會聽他的;更何況,劉鑠從心底就沒有打算去製止,因為張魯的實力削弱,對他隻有好處。可劉鑠經過了短暫的思緒後,還是決定追上楊任,這話必須告訴他,執不執行就是他的事了。
劉鑠對著身邊的花榮說道:“走,我們追上楊任。”話音剛落,劉鑠就雙腿一夾馬腹,驅馬而出,花榮與陸謙也縱馬相隨,緊緊跟在他的身後。
一路上,躺滿橫七豎八的張任軍士卒的屍體,那殷紅的鮮血流淌了一地;而那支千人的隊伍依舊大聲呐喊,士氣高漲的跟隨著楊任緊追不舍,一路屠殺。
劉鑠催促白鶴加快了馬速,很快追上了衝在隊伍最前端的楊任。隻見他,渾身濺滿了血跡,手中的大刀也是鮮血淋漓染紅了一片,鮮紅的血液還不斷順著刀尖滴落地麵。
“楊校尉。”劉鑠大聲的喊道。
楊任勒住戰馬,看了看一旁的劉鑠,問道:“劉將軍何事?”
劉鑠應道:“張任如此敗退,隻恐其中有詐,楊校尉不可再追了。”
“此時張任大敗,正應趁勢掩殺,豈有不追之禮。”楊任眉間一皺,說道:“劉將軍不敢再追,自己返回便可。”說完,楊任又縱馬舞刀,緊追敗軍而去。
劉鑠看著遠去的楊任,嘴角微微一撇,心想:“你既如此不聽勸告,那我也辦法了。”
花榮與陸謙趕到了劉鑠的身邊,花榮問道:“主公,我們現在怎麼辦?”
劉鑠答道:“在此暫且等一下。”花榮、陸謙則立在劉鑠的身邊看著那一千兵馬追襲而去,漸漸消失在了視線中,隻有那不斷的呐喊聲從前方陣陣傳來。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後,隻見一騎從遠處的轉角處繞出急奔而來,劉鑠心中一驚,不自覺的握緊了手中的雁翎槍,心想:“這怎麼才回來了一騎,其他人呢?”待那名騎兵縱馬跑到劉鑠麵前時,劉鑠大聲的喊住了他,“站住。”
騎兵勒住了戰馬,來到了劉鑠的身邊,“劉將軍。”
劉鑠看著騎兵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才有你一人返回?”
“劉將軍,楊校尉讓我回白水關報信,敵軍的大營內空無一人,早已撤兵退去。”
“什麼?空無一人?退兵了?”這個消息太讓劉鑠震驚了,就連他身後的花榮與陸謙都現出了一臉的驚疑。
“敵軍大營確實空無一人了。”騎兵頓了頓,接著說道:“楊校尉現帶著兵馬在敵營內搜索。劉將軍如無別的事,我要回去報信了。”
劉鑠眉間緊鎖的揮了揮手,那騎兵就急奔向了白水關方向。一旁的陸謙說道:“主公,這敵軍大營怎麼會空無一人?他們又怎麼會突然退兵了?這是有什麼詭計嗎?”
“我也猜不透。”劉鑠眉間深鎖,搖了搖頭,不知道這吳懿玩的是那一出?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陰謀?劉鑠想不透,猜不透,隻能對著身邊的花榮和陸謙說道:“我們且在此處等等,張衛應該會率兵前來。”
花榮與陸謙應道:“諾。”隨後,三人皆都眉間緊鎖的猜著敵軍的用意!
白水關內,當張衛、陳宮、李助、公孫勝聽到敵軍大營空無一人,撤兵退去時,也顯得十分的吃驚。
張衛向著報信的騎兵急忙問道:“吳懿為何撤兵?”
騎兵急嘛答道:“楊校尉從擒獲的俘虜口中得知,南中蠻夷作亂,劉璋急召回了吳懿、法正,讓他們前去平亂。在這裏留下的兵馬隻有兩千,讓張任率領已做疑兵,讓我軍不敢輕出白水關。”
張衛聽完,大笑道:“好,真是太好了,天助我也。”而李助、陳宮、公孫勝皆都心存疑惑。
李助看著張衛說道:“張將軍,此事隻恐有詐!”
“不錯,吳懿如此突然退去,又隻留一支兩千人的疑兵在此,確實有問題。”陳宮也跟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