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董平與李助驅馬跟在了劉鑠的身旁。
劉鑠帶著董平和李助返回了隊伍,他又對著董平問道:“不是說董卓受誅之時,他的三族都被誅殺了嗎?怎麼這董白會?”
董平回憶了一下,應道:“當日,王允設計使呂布誅殺了董卓後,並領軍要前往攻下郿塢,當郿塢攻陷之時,董卓一家卻少了這渭陽君。聽聞她一早前往博士李儒處求學,所以被李儒及時救出,免於一難,得以存活。後來,李傕又攻進長安,控製朝政,他想推舉博士李儒為侍中,但被漢獻帝拒絕了。之後,李儒就不知所蹤,這渭陽君也被他一並帶走了。沒有想到今日會在這裏遇到。”
“李儒!”劉鑠想了想,問道:“就是那個入宮毒死少帝劉辯的李儒?”
“不錯,正是主公所說的李儒。”李助在一旁說道:“主公,縱觀李儒一生,他算無遺漏。若是董卓肯聽從李儒的勸告,將貂蟬賜予呂布,董卓也不至於會身死滅族。”
李助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想李儒也很無奈,他是以董卓姻親身份出道,注定他無法另擇良主,隻能對董卓從一而終。悲兮,哀兮!”
一旁的聞煥章又接著說道:“不錯,董卓的成功,李儒立了大部分功勞,收呂布,敗曹操,擢名流,立朝庭,攫財富,拒諸侯。李儒人聰明,懂兵法,還有戰略眼光和心胸。他具備一流謀士的條件,可惜不得明主,否則很有前途。”
董平也說道:“二位參軍說的是,李儒他算無遺漏,如遇良主,大業必成。隻可惜現在沒有他的消息。”
劉鑠聽完他們的話,暗暗點了點頭,對這李儒的能力還是肯定的。
李助說道:“主公,剛剛那女子是渭陽君董白的話,屬下認為隻要跟著她,或許就能得知李儒的消息,如此能人不應錯過。”
劉鑠經李助這一提醒,急忙說道:“對,李助你說的是。”說完,劉鑠對著一旁的三名騎兵說道:“你們三個,快追上那馬車,看看她們去了什麼地方。”
“諾。”三名騎兵領命,縱馬而出。
這時,聞煥章說道:“主公,這李儒雖懂兵法,有謀略,可他始終毒殺過少帝劉辯,還獻計於董卓挖掘了漢帝王陵墓,用之隻怕有失名望。”
劉鑠看著聞煥章,他之前還在誇李儒才能,此時又說這樣的話,不知他是為了自己的地位,還是真為了他劉鑠著想。
劉鑠想著,他現在麾下已有猛將數員,而這謀士卻是十分的缺乏,如若這李儒真是才智過人的,胸有韜略,有何不可用!更何況董卓挖掘陵墓,這最後還不是一部分的寶物到了他的手中。於是說道:“這劍,可以殺人,也可以保護人;但要看這用劍的是何人,他心中的執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