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鑠急忙說道:“在下對諸葛亮之名,早有耳聞,今日有幸一見,甚是榮幸。”
諸葛亮微一愣,於是對著劉鑠應道:“謝劉使君誇獎,如無他事,在下就回房讀書去了。”
劉鑠沒有想到諸葛亮才到,就提出離開,劉鑠也不好強留,隻能看著那諸葛亮離開,同時內心也在好奇,為何諸葛亮沒有送上點數呢?莫非被他洞察到了什麼嗎?劉鑠心裏同時也在打鼓,還能不能獲得諸葛亮輔佐!
劉鑠在諸葛玄府上居住了兩日,也沒和那諸葛亮見上幾次麵,更加沒有機會說上話,使得劉鑠暗自神傷,得遇大賢,又無法收服。
扈三娘依舊一身甲胄,護衛在劉鑠身旁,這一切都沒有逃過她的眼睛,扈三娘問道:“主公,為何愁眉不展?和那諸葛亮有關嗎?”
劉鑠輕歎一聲,“是和那諸葛亮有關,我本想與他交好,以待有朝一日,能請出他輔佐,成就一番大業。”
“我實看不出這諸葛亮有什麼厲害的!”扈三娘略覺奇怪,這諸葛亮不過一少年人,為何要那麼重視?
劉鑠一笑,也不好說明自己為什麼知道諸葛亮厲害,隻能隨口編道:“昔日在曲阿時,曾聽許子將談論過此人,說他相貌偉岸,必是王佐之才。”
扈三娘應道:“如若真有王佐之才,主公就該以誠意打動他,必能得到他的幫助。”
劉鑠一笑,對著扈三娘點了點頭,他沒有想到扈三娘對他的輕視,是越來越淡了,慢慢的也開始注意他的想法了,心中想著微微一樂。
劉鑠也明白,對於諸葛亮,確實不應操之過急,現在他的能力還沒有完全成長,估計還差著他與荊州才俊相識相交,還未遇到黃石彥,娶到黃月英。再說現在已經算是初識了,隻要多有來往,說不定還真能打動諸葛亮。
劉鑠想明白後,也不在悶悶不樂,帶著扈三娘和王煥告別了諸葛玄,回到了城外的大營,又率領眾軍士返回潘陽縣。
此時的劉鑠,兵力達到了七千人,一個小小的潘陽縣,百姓不過六萬餘人,征收的錢糧已經不夠他養活這支軍隊了。經受了漢庭腐敗,買賣官位,黃巾之亂的百姓,劉鑠也不忍心再加重稅負,他也不得不認真思考往哪裏發展了。
一日,劉鑠在府中漫步思考,忽見扈成走過,想起了有三天未見扈三娘,於是喊住了扈成,問道:“近日來,未見扈三娘,她怎麼了?”
扈成一笑,“我二妹近日身體不適,都待在屋裏,連我也好幾天沒見到她了。”
劉鑠一聽,急忙問道:“她是不是病了?那裏不舒服?”
扈成看到劉鑠那麼關心妹妹,心中也高興,說道:“是不是病了,我也不知道,這幾日隻聽她說身體不舒服,在屋裏休息,一應需要都是由婢女給她送進去。”
劉鑠略顯焦急,說道:“走,到府上看看去,再將軍中醫匠一並帶上。”
扈成臉帶笑容,急忙應道:“諾。”引著劉鑠前往城中新安的家而去。
穿過了幾條街道後,到了扈家。劉鑠在扈成的帶路下,來到了扈三娘的閨房外,一婢女見到了劉鑠和扈成,急忙行禮。
劉鑠示意了一下,那扈成上前敲門,咚咚的敲門聲響起,並喊道:“二妹,你還好嗎?主公來看你了。”屋內一片寂靜,毫無回應。
扈成向著婢女說道:“你進去通報下,就說主公來了。”
婢女低頭應道:“是。”輕輕將門推開,走了進去。
劉鑠見婢女遲遲未出,心中略有焦急,喊道:“扈三娘,扈三娘。”屋內還是毫無動靜,劉鑠心中記掛,上前一把將門推開,走了進去。
“啊!”
劉鑠聽到了一聲驚慌的叫喊,隨即看到的是扈三娘後背一陣雪白的肌膚,那婢女正急忙收拾地上的紅色之物。扈三娘則急忙拉起了衣物,退到屏風之後,薄怒中略帶羞怯的說道:“你,你怎麼隨意闖進來了?”
劉鑠一愣,於屏風後看到扈三娘拉緊衣物的身影,同時也聞到了屋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之味,隨即明白了怎麼一回事,於是平靜的說道:“我聽聞你身體不適,前來探望,見你婢女遲遲不出,心中焦急,所以才闖入。還望三娘見諒。”
屏風後的扈三娘,臉色嬌紅,雙耳發燙,語氣中的責怪之意淡去,“我沒事,我休息幾日就好了,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