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容滿麵的孫策提槍迎麵衝殺向王煥,口中還叫罵道:“老匹夫,是你自尋死路,看槍。”
王煥也持槍而上,大喊道:“豎子,休要小看老夫。”
兩騎相交,在二人手中的長槍撞擊在一起時,老將王煥隻覺一股強勁的力道由手中的長槍傳遞而來,虎口隱隱發麻作痛,他沒想到眼前如此年輕的孫策,會有那麼剛猛的力量。
孫策也驚訝的看著王煥,沒有想到自己使出七成力道的一擊,居然沒有挑翻這老兒,心中也不敢在有小視之心。孫策又持槍而上,力道更加威猛。
棋逢對手,王煥也抖擻精神,持槍迎上,兩把長槍不停的攻守交錯,二人又連鬥十餘回合,旗鼓相當,不相上下,隻怕在數十回合內都難分勝負。
太史慈引領著最後的十來騎,奮力抵擋著身後的莊客,眼見前方大道上旗幟飄飄,密密麻麻的士卒手持兵刃,叫喊著衝殺而上。太史慈又一次對著孫策喊道:“主公,敵軍勢眾,撤吧!”
孫策也注意到了劉鑠軍的士卒越來越多,理智告訴他不能再戰了,那老匹夫武藝不弱,隻怕再戰下去就難於脫身,於是孫策心有不甘的大喊:“撤退。”
孫策調轉馬頭,殺入軍陣,那手中的長槍使得出神入化,瞬間連挑數人,如入無人之境。太史慈帶著那最後的十來騎也緊跟其後,殺入軍陣。
看到孫策敗退,劉鑠更是心頭一熱,大聲喊道:“給我追,別放跑了孫策。”所有人甩開大步,緊追而上。
王煥、扈三娘、扈成,還有那張途也奮力驅馬追趕。
眾人在小霸王孫策的帶領下衝出了一條血路,可身後的追兵還是在不斷的追襲著。那太史慈收起雙戟,取下掛於馬鞍上的硬弓,回身連射數箭,每一箭都有一人應聲而倒。
王煥縱馬追襲,突然看到一箭正射向自己麵門,大驚之下,急忙低頭一閃,那一箭擦著他的帽纓而過,緊接著又是一箭射來,王煥急忙揮槍一擋,將這一箭擋開。王煥驚出一身冷汗,知道太史慈神射,不敢在追,同時也叫停了隊伍,免得士卒枉送了性命。
眾人停住了腳步,張途上前對著王煥說道:“王老將軍來的真是及時,不然俺張途就死定了。”
王煥看向張途,哀歎了一聲,說道:“老夫聽聞孫策領軍攻打主公,就急忙趕來救援,可還是來晚了。如若當年我沒離開主公,也不會有今日之事,老夫之罪也,望主公在天之靈,原諒王煥。”
劉鑠驅馬過來,聽到了王煥的話,於是說道:“王將軍何罪之有,要不是你及時趕到,隻怕我也死在那孫策的手上了,王將軍是有功無過!請受我劉鑠一拜。”說完,劉鑠躬身對王煥行了一禮。
王煥急忙說道:“公子不可,折煞老朽了。”
“叮咚,宿主獲得王煥仁愛點數3點。”
劉鑠得到了王煥的加入,又聽到了係統的提示音,心情大好,說道:“王將軍真是寶刀未老,將那小霸王孫策也戰退了。”
王煥一捋那花白的胡須,說道:“那孫策小兒,也頗有武勇,老夫數十合間也不一定能勝他。”王煥頓了一頓,看了一眼張途,又看向了劉鑠,“現在老主公已經殯天,獨有二公子還在,我們當立二公子為主,共同輔之,已報老主公之仇。”
張途一拍腦門,“對,應該喊二公子為主公了。”張途對著劉鑠行了一禮喊道:“主公。”隨即又對著扈三娘和扈成等一眾莊客說道:“你們記著啊,都得改口喊主公了。”
扈成嘴角一撇,似笑非笑,對著劉鑠喊了一聲:“主公。”
那扈三娘看了一眼劉鑠,將頭扭開,並未喊他。
劉鑠一笑也沒在意,隻是沒有想到王煥和張途突然間會提到這事,被眾人稱為主公還真有點怪怪的,轉而看向了王煥,注意到他身後甲胄不齊的士卒,問道:“王將軍,這些士卒是?”
王煥應道:“主公,這些士卒是我在趕來的路上收攏的敗軍,約有八百餘人。”
劉鑠一聽,樂了,沒想到這王煥還收攏了八百餘人,這真是缺什麼來什麼啊!“王將軍做得好啊!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兵力!該為王將軍記上一功。”
“這些都是末將該做的,他們也都是主公的軍隊。”王煥一笑,隨即又問道:“不知主公,這是要往何處而去?”
劉鑠答道:“去荊州投劉表。”心想這王煥是不是有什麼好的意見。
王煥聽完,沉默了一會,“看來以我們現在的情況,也就隻能去荊州了。”
劉鑠說道:“剛剛經過了一場大戰,讓將士們都休息一下吧!還有將戰死的勇士都埋了,不能讓他們暴屍荒野。孫策軍的屍首也一起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