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少年無論從外貌上還是從氣質上,都輸給他一整條銀河係。
他的臉上有些雀斑,一副黑色粗框眼鏡架在他的鼻梁上,比身材大了一號的服裝讓評委嘩然,激烈討論起他的禮儀問題。
因為他們認為出席如此正式的場合,竟然這樣隨意搭配,太不像話。
雖然規則並沒有關於服裝方麵的要求,但那已經是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所以甚至有人諷刺起他的品味。
少年隻是安安靜靜地看著他們,沒有說話。
如果在場的人都能冷靜下來欣賞就一定會發現,那副眼鏡之下,他精致而立體的五官,像是最完美的鬼斧神工之作。
漆黑的眼眸,仿若閃爍著由繁星彙集而成的光芒。
隻是那些雀斑有點太顯眼了,不然這張臉分明應該是完美的!
當時在候場期間看到他從XX企業總裁的休息室裏走出來,劉總便多看了他一眼。
從休息室的分布來看,選手的休息室位於舞台正後方的普通區,評審員和嘉賓的休息室分別位於左右兩邊的貴賓區,正前方則是觀眾席。
按照常理來說,不應該連攔在走道上的提示板也沒有注意到就走到那裏去的。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果對他之前提交上來的手寫資料加以調查,一點也不難查出其中的漏洞。
所有的信息都在說明一件事: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這個人。
但明明表格上麵寫到的許多東西都是假的,不知道他是怎麼在被報名係統一層又一層的辨識下,順利將那些資料上傳完畢的!
明明是一戳即破的謊言,為什麼誰都沒有發現呢?
說起來連毫無異常記錄的係統,也完全沒有攔截到任何病毒的痕跡,但如此嚴密的係統卻就這樣認同了他的假身份。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可以進入決賽憑借的自然是他自己優秀的鋼琴才能,要不是因為他當時的表現太惹人注目了也不會被他牢牢記住。
不管是預選賽時,還是初賽時他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令幾乎所有的評委對他接下來的演奏拭目以待,更是有打算要把那次比賽的冠軍頭銜頒給他的意思。
那時候,他還是按照樂譜好好彈奏的。
直到大賽接近尾聲,他竟然在最關鍵的決賽上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轉變音色。
張揚而放浪不羈的音樂,在指尖地操縱之下,仿佛讓每個音符都被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充滿色彩的琴聲在寂靜的心中不斷地回響。
隻不過這種個性的演奏,雖然有感染力,但在各位評委的眼中,卻絕對是犯規的,就是因為那段突如其來的旋律讓現場徹底混亂了。
人們發自內心的掌聲與喝彩,無疑是給他的最高肯定,然而對那些刻板的評委而言,卻依然隻把他們當作是擺設。
為維護所堅持的傳統,而淘汰了他。
但他就那樣輕易地讓自己失去獲勝的資格,卻竟然沒有露出半點失望的表情,不禁讓人紛紛猜測起他若不是為最後的獎杯或是豐厚的獎金而來的,那他一直以來努力進入決賽的理由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