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育思考(1 / 3)

前言

同刻不同時,教師方五日,教育上千年!經曆不同,人生不同!

假如你問我,最關注什麼?我一定,是孩子!

假如你問我,孩子你最關注什麼?我一定,除健康身體之外,那就是對他的教育!

假如你問我,孩子教育你最關注什麼?我一定,除父母外,便是他的老師!

教育是什麼?克裏希那穆提認為,教育就是解放人的心靈。教育是常常新永不過時的話題。基礎教育從中國195年開始高考“精英教育”時代到01年中國大學錄取率達75%進入“想不上大學都難”的“大眾教育”時代,我們應該高興都來不及,怎麼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呢?

教育是什麼?心目中,我隻能是心靈的追念……

展示心靈文字之前,先一個“讓中國教育界熟悉的數字4%”,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教育投入占GDP一直低於%。80年代末,當時的“國家教委”向黨中央、******提出“這個比例在90年代中期或到000年應達到發展中國家4%的水平”。然而,從199年國家發展綱要提出到01年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4%。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時間跨度長達0年之久,曲曲折折,4%——整整遲到1年!

教育是有差距的,1997年,中國“兩彈一星”受表彰人,人有留學背景,其中留美學生有10人……這裏麵有錢學森去世前向總理提出的“中國為什麼培養不出一流人才”的“錢學森之問”

教育是什麼?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風風雨雨,早在1989年月日,******會見來訪的烏幹達總統:“我們在10年中最大的失誤是在教育方麵發展不夠!”……毫無疑問,教育需要投入,對於國家來是一個“錢”字,對於家庭來,就是時間和關注!

一位曾經做過教育的讀者把上世紀二十年代曾經流行李叔同的歌進行同名改寫,交給我,如下:

教室外,學校邊,期期生連。書聲拂風字字殘,篇篇師外師。書之涯,本之意,知交半零落,文章一篇餘盡歡,今宵別夢寒。——送別。

教育,常常新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不為人所知的事,民師也許您還熟悉,代課也許您就生疏……

目錄

序……………………………………………………

第一章戰士軍前半生死……………………………

第二章布局與坐標…………………………………………………

第三章定格…………………………………………………………

第四章泣疑…………………………………………………………

第五章路聞…………………………………………………………

第六章翌日………………………………………………………

第七章歸宿…………………………………………………………

第八章相議…………………………………………………………

第九章喜宴異聞……………………………………………………

第十章例會…………………………………………………………

第十一章作難…………………………………………………………

第十二章線索·“初戀”……………………………………………

第十三章避坑入井·初識……………………………………………

第十四章奇異電文…………………………………………………

第十五章學生文祭……………………………………………………

第十六章真相總述·揭幕……………………………………………

第十七章真相第一不堪回首·初中

1985年(7篇)………………………………………………………

1986年(1篇)………………………………………………………

1987年(8篇)………………………………………………………

1988年(上·8篇)……………………………………………………

第十八章真相第二強弩之末·高中

1988年(下·44篇)……………………………………………………

1989年(1篇)………………………………………………………

1990年(5篇)………………………………………………………

第十九章真相第三幸福時光·修路

199年(上·4篇)……………………………………………………

第二十章真相第四痛苦蛻變·人師

199年(下·7篇)……………………………………………………

199年(上·46篇)……………………………………………………

第廿一章真相第五春暖花開·假相

199年(下·47篇)…………………………………………………

1994年(上·5篇)…………………………………………………

第廿二章真相第六幸福指數·波折

1994年(下·5篇)…………………………………………………

1995年(上·119篇)…………………………………………………

第廿三章真相第六花開花謝·抉擇

1995年(下·11篇)…………………………………………………

第廿四章真相第七意想不到·意決

1996年(共1篇)………………………………………………………

第廿五章真實遊戲·相魂……………………………………………

跌倒才會從地上看到一個不同世界。

真實的消極不知道比任何虛假的積極珍貴多少倍!

李澤厚在《我的哲學提綱》序言中曾:“曆史終結日,教育開始時”,我也在此引用。

黑格爾:“別的東西都能代替,人的思維是不能的。”朋友告訴我:生活如發黴的麵包,昨是而今非!

白居易雲:“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菲才寡學,非語言學家,又非文學家,沒有豐厚的筆力,我寫不出流暢的語言,也不會像作家有想象的才,構出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故事。更絕對沒有哲學家的智慧思維,指出人生就是一麵鏡子,在鏡中認識自己。也不是心理學家,同樣的半杯水,心理學家分析:樂觀者:“真好,還有半杯!”悲傷者:“真不幸,隻剩半杯!”

亨利·海涅過:每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每一塊墓碑下麵,都躺著一部整個世界的曆史……這裏,僅以粗淺的所知,拙笨的文筆,我如實向大家介紹一個發生在0世紀90年代中期淼焱村一個教育者故事。無聊、苦悶,故事不願為人接受!然而,確有這樣一個人活過:為了一個不及笄年出車禍的學生,這位教師在其結婚前一日沉眠於湖中……5歲,花樣年華,熄滅內心的燈終了一生。

愁莫過於無誌,哀莫大於心死。與不願死的人一樣,我相信活著就是幸福。人與人永遠無法真實溝通,反之就不能稱之為“人與人”。荷蘭畫家凡?高(185-1890),生前窮困,沒有正式賣出一幅畫,7歲抵擋不住黑暗而自殺。沒有凡?高的蜚聲,達不到凡·高式的悲劇,正攬間斷的日誌裏,他愛生活,喜歡閱讀和文學,更不象日本作家二葉亭四迷——日語裏的發音“死掉了最好”的諧音,取個不吉利的筆名……可最終他還是放棄準作家的夢想,選擇了那條不歸路。

人生而不平等,死而平等!人生得意莫言旱,人生似鳥同林宿。我很想把事的始末介紹得妙趣橫生,無奈,人生是生活,而不是藝術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人人有歸宿,做事不能勉強。品味生活就是品味人生。

沒有重複的故事,《痕跡》——早開早謝的紅玫瑰,獻給直麵教育人生的人。

閱完此書:虛度人生也是有,萬事皆無在夢中。

複看其歌:

虛度一生

回首回首,男男女女,一叢一叢世上留,世上留。誰是傻,是誰傻,渾渾噩噩過一生,混一生。什麼是頭兒,什麼是尾兒,共同的言語共同的傷悲,共同的笑和淚。人生都有那條路,路上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傷悲,不同的哀愁。笑對人生,淡對人生,人生都是有。

回首回首,男男女女,前世的足跡,為什麼沒有回頭?怎麼樣走過那條路,人生有,人生無,有有無無一條路。不言人生悔,不道人生無,人生匆匆,匆匆人生;人生虛度,虛度人生——後悔一生,虛度一生,虛度一生也是有,一生虛度也是有,也是有。回首回首——

關注十多年後的時事:

1010年5月16日《羊城晚報》鏈接,廣東省檢察院通報009年度“十大精品案件”裏有個案子:英德市教育局長賴來新受賄被抓,近百位涉案校長迫於壓力紛紛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