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這期間諸葛亮每日都派兵士在水麵上操練,但卻沒有半點進軍的動靜。
吃掉了不少朝廷糧餉,許多住在周圍的百姓因為大戰將至不得不遠走他鄉,惹得下怨聲載道。
曹衝又耐心地等了半年。
這,前線突然傳來捷報,諸葛亮成功率軍進駐建安,所率兵士一人不少,傷亡竟顯示為零。
諸多大臣懷疑戰報的真偽性,但緊接著諸葛亮獻上了江東和交趾所有郡縣的兵馬錢糧稅賦情況,並且整理了諸多從吳國投降的人員名單,外加上建業特產的茶葉各幾箱,讓朝廷不得不信服。
曹衝詢問孫權的下落,諸葛亮回應已經率領殘部渡江南下逃往夷洲島。
傳聞夷洲島上沼氣彌漫,並且生活有吃人肉土著居民,孫權逃往那裏能不能活下來還是一個考驗,並且那裏遠離陸地,中間隔著汪洋大海,孫權就算能萬幸到達那裏活下來,也絕不可能東山再起。
曹衝看著奏表上的一行行字,可惜地歎息口氣。
夷洲島可是個好地方,若是大魏能建造征服大海的戰船,曹衝真想把他納入版圖。
沒過多久,周不疑獻上詳細記載收複江東過程的奏表,原來諸葛亮確實沒有折損一兵一卒,甚至連一場像樣的戰鬥都沒有過,因為孫權內部不知什麼原因發生了分裂,才使得諸葛亮能勝利得如此順利。
這中間有沒有諸葛亮暗地裏的主導,周不疑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一切都裝在諸葛亮的肚子裏,他胸有成竹,對東吳內部了如指掌,所以才悠哉地在揚州訓練兵卒,整整等了了一年。
曹衝下令收回諸葛亮兵權,並封為武安侯,駐守建業管理江東一帶的錢糧稅賦。
新一屆科考開幕,周不疑作為主考官,曹衝選出鍾會作為當科狀元,下放到益州漢嘉郡一個落後縣城做縣令,希望日後能成大用。
傳聞,有位管理農業的官曾私下裏議論,數年前夏侯榮救援荊州破諸葛格時用的戰略有問題,被人認為是對大將軍的大不敬。
曹衝知道了這件事後,詢問到那名官的名字原來叫鄧艾,由於生口吃,被同僚排斥出賣,將此時報給了朝廷。
諸臣認為此人冒犯朝廷大將軍,是不可饒恕,建議發配邊關去充軍。
曹衝將鄧艾關進洛陽牢,但卻一直沒有下旨該怎樣處罰,久而久之,此事逐漸被人忘記。
同時這也繞曹衝察覺到了朝中不少人都是夏侯榮的同黨。
隨著年紀的增大,曹衝原本虛弱的身子越來越不聽使喚,從那場奇異的夢境醒來,一晃眼已經將近過去三十年。
正恰此時,負責調查夏侯榮在荊州時所作所為的官員反應,曾經夏侯榮因為朝廷撥不出糧餉,放縱手下兵士強搶百姓財務,打死打傷平民十四人。
曹衝下旨將夏侯榮罷官免職,關進大牢等待審查,但僅僅過了三,夏侯榮就因饑寒,餓死在獄中。
此事疑點重重,朝廷中卻沒人肯站出來一句話。
緊接著,司馬昭又被人告發,曾與太子勾結謀反,此時孫妹早已逝去,太子因為孫曹兩家的恩怨收買朝廷官員,私下裏擴充軍備,想要提前登基。
曹衝將司馬昭株連九族,將太子貶為庶民,移出皇籍,斬首所牽連的文武大臣達到三百多人。
在長安治理絲綢之路的周不疑上表請辭,以年事以高為由,請求歸還朝廷賜予的爵位,準備回家養老。
曹衝準他辭官,但是不準回家,封為重安侯,世襲罔替爵位,調回洛陽自己身邊,每當有大事事猶豫不決時,總要先聽從他的意見。
第二年正月初,孟獲的外孫兒,曹衝最的兒子曹蘊年僅三歲被立為太子。
五年後,曹衝逝世,因為平定下有功,諡號魏武帝,使曆經漢末戰亂的下,成為自漢武帝之後第一個繁盛的盛世。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