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一名士作《西江月》一詞: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甚龍爭虎鬥。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烏飛兔走疾如梭,眨眼風驚雨過。妙筆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卻三皇五帝以來,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禹治水有功,創夏朝。夏桀殘暴,商湯滅之。商紂王無道,鳳鳴岐山,周室當興。周朝八百年,無奈最終群雄並立。秦王嬴政橫掃六合,一統八荒,創秦朝,自稱皇帝。秦朝急功近利,始皇帝修長城、訪仙山,致使民不聊生,先有陳勝吳廣,後有項羽劉邦。高祖劉邦本是一泗水亭長,提三尺劍,除暴秦、滅項羽,開創漢室四百年基業。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致使三國鼎立。三國百年大亂,百姓人人思安,司馬炎立晉朝,結束混亂。晉朝以後,下再度大亂,南北分裂,四海稱王。直到隋帝楊堅滅陳,才結束了這南北割據的混亂局麵。
後人研究曆史,有人感歎,隋朝與秦朝的命運何其相似。的確,回顧曆史,隋朝與秦朝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不禁讓人感歎這究竟是曆史的巧合還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話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史稱隋文帝。隋文帝與獨孤皇後共育五子,依照立嫡立長的規矩隋文帝立長子楊勇為太子,然而這位太子無德無能,昏庸好色,因此不為獨孤皇後所喜。而楊勇的二弟楊廣對太子之位早有覬覦之心。楊廣心計頗深,他討好獨孤皇後,籠絡朝臣,終於謀得太子位,立主東宮。楊堅死,楊廣登基,但民間有楊廣“弑父***殺兄奪嫂”之,楊廣成了百姓口中最不忠不孝之人,對他的帝位是否合法也頗有微詞。
楊廣登基,是為隋煬帝。楊廣稱帝後,喜怒無常,過於殺戮。他修建東都、開鑿運河、遠征高麗,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時,人民的日子卻日漸困苦。與秦朝一般,隋朝取得了千秋的功績,但同時這個政權也很快在民聲怨載中風雨飄搖無力回。
隋朝的衰微卻將李氏一家推到了曆史舞台上。
卻太原太守李淵,出身富貴。七歲便襲封唐國公,曆任高官。大業十三年,拜為太原留守,勤於政事,頗有成績。李淵共有四子:長子建成心存仁義,常懷厚道,具有極強的政治才幹;三子玄霸,自幼聰慧,可惜早逝無子;四子元吉驍勇善戰但猜鷙驕侈。
而李淵第二子李世民,才能出眾,非比尋常。據史料典籍來看,就連他的出世也與常人不同。據《舊唐書》記載:“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李世民)生於武功之別館。時有二龍戲珠於館門之外,三日而去。”據此來,李世民當真是真龍轉世,預示了他將來的豐功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