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這裏敘述的是出生在皖北方家姐妹走上革命的故事,涵蓋了一大段曆史沿革的故事,為了能夠把故事始末清晰的展現出來,這裏要從方家姐妹出生和童年起。
女人生孩子沒有啥稀奇的,可這兒就有了稀奇的事。一胎四個孩方靜姝、方靜宇、方靜荷、方靜蓮就這樣傳奇的出生了。中國在傳統的觀念裏:破土蓋瓦,娶兒嫁女,添丁進口,不管窮富都要熱熱鬧鬧的慶賀一番。這四胞胎若是放在富戶自然熱熱鬧鬧大辦一個奇聞盛宴;放在窮人家也會當做大的喜事來辦。四姐弟出生後,鄉裏鄉親端米送麵都來看望,也有拿來幹淨的舊衣衫給孩子,以示慶賀。鄉裏麵都跟著高興好一陣子,窮人家雖然貧苦,但一下添了四個孩子也給家裏添了許多生機和希望,更是方全喜夫婦的精神支柱。
一年夏清晨,八丈河北麵的林大莊村南頭三間泥坯的草屋裏。方家四姐弟相繼出事。一個接著一個哇哇墜地。接生的夏四嫂又驚又喜。這夏四娘也同是林家的佃戶,不是以接生為職的接生婆。隻是出於對貧苦婦女的同情和關懷,她是有請必到。夏四娘替人家接生,不但分文不取,連頓飯也不吃人家的,有些人家過意不去,逢年過節,送上一點禮物來,她總想法兒地還回去,也是這個緣故,夏四嫂受到遠近幾個村莊窮苦人家的尊敬和愛藏。不知是誰,約摸著也是出於感恩吧,給夏四嫂取了個外號叫做“平安娘娘”這個外號還有個原因就是經她的手收生的娃都是平平安安。以後,一傳十,十傳百便成丁夏四娘的代稱,特別是年輕人和孩子們“平安娘娘”,夏四嫂的丈夫叫夏,對夏四嫂舍己為人的舉動一點也不反對,反而經常鼓勵夏四娘,告訴夏四嫂都是窮人鄉裏鄉親的能幫忙就去幫忙。這下午他們一家人坐在院子裏剝花生,一邊剝花生,一邊敘閑話。夏四娘道:“我估摸著悅琴快到日子了,也就是這一兩的事兒。你這全喜不忙不燥的咋一點也不不急啊?”
她家大女兒接著道:“今晌午我去南河刷鞋時候,路過菜園子看見俺方大叔和嬸子在菜地澆水呢,俺嬸子還幫忙給菜地澆水又做飯,忙著呢。”
夏老漢把一把從花生秧子上揪下來的花生扔到夏四娘麵前的盆裏,笑著道:“你咋比要養孩子的還性急。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瓜熟蒂落你也要等到時候不是,生娃也是你們女人生,他一個男人急有啥用啊。”
夏四娘也笑了,道:“你這樣不對,他可是孩子爹。”
老漢夏聽了,哈哈笑了起來,道:“對,對,對,你的對,可這娃在女人肚子不出來咱們急有啥用啊。”
夏四娘想了想,笑著又道:“我看悅琴肚子那麼大,你這娃生下來得多胖啊,要是個男娃就更好了,全喜有後了。”
夏老漢一本正經,道:“不管啥娃,隻要老少平平安安比啥都好,男孩女孩咋啦,來到咱家都是命。”
夏還想再些什麼,隻見方全喜慌慌張張,一瘸一拐地走了進來。夏四娘已經看到方全喜的神情有點緊張,已經猜到他的來意,故意打趣道:“他全喜叔,這黑燈瞎火的那麼晚了,你來了有啥急事兒啊?”
不等夏讓坐,方全喜一屁股坐到門口板凳上,有點不好意思,可心裏知道這事非不行,支支吾吾的道:“四嫂,俺,俺,俺家裏那口子肚子疼得厲害,讓我過來叫你瞧瞧去。”
夏四娘手一拍大腿,對夏道:“看看,咋樣?我的話準不準;我剛剛還念叨他嬸子快到日子了;我自個兒琢磨著出不了今明兩。”夏四娘一邊著把身上圍裙解下來搭在門口繩上,扭身道:“你明趕緊去南河撒幾網魚去,挑點鯽魚片兒給他大嬸下奶,我趕緊去看看。”
夏這邊點頭答應著,方全喜站起身跟著跑出來,去找家夥。秦三嫂又對方全喜:“你腿腳不好,慢慢走,我先過去。”
夏四嫂完,邁開步子,一溜跑,直奔南河河壩上方全喜的菜地去。方全喜在後麵磕磕絆絆也是急的一頭汗緊跟夏四嫂後麵跑,到底還是腿腳不行,不一會夏四嫂就把方全喜撇的一遝地(一遝地:皖北方言指一塊地)那麼遠,夏四嫂進屋才蒙蒙的看見方全喜的影子一晃一晃的走來。
夏四嫂還沒進屋就聽見丁悅琴的疼痛的喊叫聲音,不見燈亮,隻能聽見聲音,夏四嫂循聲過來走到床前,摸摸丁悅琴的腦袋,滿頭是汗,並未發燒,心放下一大半,忙道:“燈在哪兒,咋不點燈?”
丁悅琴忍著疼痛道:“燈,燈沒有用,沒油啦。南邊窗欞子下麵有穿好的麻仁兒,好幾十串子呢,就留著這時候用的。”
夏四嫂按丁悅琴的,走到窗欞下麵,摸到穿好的麻仁串子,又走近灶屋摸著火鐮子、火石、紙煤子,點著麻仁兒,在那串麻仁兒的照亮下,屋裏慢慢清晰起來。這時候方全喜才趕回來,剛要進屋,就聽見夏四嫂道:“他全喜叔,你別進來,女人生孩子男人不興進來。你趕緊燒點水去。”
夏四嫂掀開被子,幫丁悅琴把褲子脫下來,手摸索一會道:“才開五指,還待會疼,也別怕,女人都要過這關,生下來就沒事了。”
丁悅琴滿頭是汗的微弱的笑笑道:“謝謝四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