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元年,大周,長安。
如今的廣智寺已亂作一團,熊熊大火,滾滾濃煙似已包圍了整個廣智寺。木材在火中劈裏啪啦的聲響與眾弟子此起彼伏的呼喊彙集一起有振聾發聵之勢,驚得夜半的廣智山顫抖不已。
山門外枯樹上停了黑壓壓一片烏鴉,遠遠望去竟像是枯樹逢春長出了新鮮葉子。烏鴉盯著大火中忙碌的人,發出一聲響過一聲的啼叫,倒像嘲笑一般。
弟子們提了水桶端了水盆前仆後繼奔向大火,一道道水光於空中滑落,麵對無情大火實在力有不怠,看著極為可憐。掌寺站於後院門口,眼望著衝火焰麵上悲苦。他近旁一妙齡女子,正低頭哭泣,哭的月貌失色花容凋零,惹人憐愛。
大火映紅了掌寺的臉,濃煙嗆得他連連咳嗽,他望著掙紮在大火麵前的弟子念了聲佛,命不得令火蔓延前院方歎氣離去。
廣智寺位於大周京都長安城南三裏的廣智山上,乃得道高僧龍雲大師所建。當年,大師行走於此,見這裏山清水秀,便在此建寺修行,這就有了廣智寺。寺曆經無數風雨,至今已有百年,經四代掌寺,如今傳至妙雲大師手中。妙雲大師是個頗有德行之人,常常扶弱濟貧,人人讚揚,因此廣智寺的香火最是旺盛。
如此百年名寺,若一旦毀於大火,妙雲大師實在萬死也難辭其咎。
再這後院,多年來一直是大師的修行之所,平日裏無人能入,直到一日吳王恪潛入寺內後院,弟子們才得知原來這後院還有女子。也是如今才得知,後院竟有兩名女子,一名如此傾城傾國,另一名必定是花容月貌,不想竟要慘死火中實在可惜,弟子們想到這裏無不跌足歎息。
大師為寺存亡悲苦,弟子們為尚留後院的女子哀歎,但怎奈大火無情,既不體會大師的苦心,也不憐惜女子的性命,火勢竟愈來愈大,遠遠望去,這廣智山倒成了火焰山。
眾弟子正拚力撲救大火時隻聽哢嚓一聲,眾人聞之色變,回過神來一窩蜂的退出了後院。刹那,偏殿轟然倒塌,激起的塵土嗆得人咳嗽不已,難睜雙目。弟子們隻能聚於後院門外遠望大火,耳畔仍是劈裏啪啦的響動,實在難忍火焰炙烤便又後退許多,雙手合十,口內念念有詞。
與此同時,大火另一側,一和尚從牆角衝了出來,他後衣角已燃起火,便跳著腳滿院的跑,瞥見一旁的水甕,飛奔於前縱身躍進了甕裏,衣服上的火頓時滅了。
和尚貪玩跑進後院,卻在剛進院門時後腦被重物擊中暈了過去,醒來時便見大火噬寺。他心裏難過哭了起來,又摸著後腦的大包望向正殿,恍惚間見有人在火中跌跌撞撞。他顧不得其他跳出水甕便衝了過去。
後院的三間木房本是連在一起的,隻兩門可進出,方才塌了一偏殿,便也能看到殿中情形。和尚揉了眼睛定睛一瞧,果然有個女子在火中四處尋找什麼。他衝那女子叫喊,喊聲未能驚動女子,卻驚動了前麵的人。
前麵的美麗女子聞聲麵色一變哭的更是淒慘,其他人猜定是另一女子的呼救,無奈方才倒塌的偏殿擋住了通往殿後的唯一道路,而此時附近柴房也起了熊熊大火,眾人便又撲向柴房救火。
大徒弟命幾個人彙集前來救火的山民從前門上山繞道去後門欲救方才呼喊之人,但山路難行路途遙遠,即便走得到也未必救得下那呼喊之人。美麗女子上前叮囑務必要救出她的好姐妹,話剛完便癱倒在地上,眾人一擁而上將她抬了下去。
後院中和尚仍在朝女子叫喊,半晌,那女子終於聽到聲響望向和尚,許是笑著,和尚看不真切。他想盡辦法要進入殿內皆被火舌一次次給衝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