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無數的火流星傾瀉下來,就好像整個空突然間塌陷了一般。那一刻,我以為這是個夢,因為如此燦爛的美景一般隻能在夢裏出現。我一邊驚歎於這永生難忘的美麗,一邊卻被極致的絕望所充斥。火流星劃破空氣的音嘯比雷聲更刺耳,相比之下耳邊的警笛聲是那麼的弱而無助,就好像此時的人類一樣。”
“幾分鍾之前成群結隊的人們還歡聲笑語地在星城廣場慶祝人類第一次抵達鵝座星係的“開普勒45-b”星球。但僅僅幾分鍾之後,同樣的地方卻隻剩下滿目瘡痍,火流星不斷砸下,毀滅了反引力基座浮島,毀滅了摩大樓,更毀滅了無數條生命。所有人在爆炸的喧囂聲中慌亂奔走,汽車和浮空艇四下翻飛,都在尋找一處安全的庇護所。我父親懷裏抱著我,手裏牽著我媽媽,在滿世界的飛濺石爍與塵埃中往地鐵站奔跑,汗水和血水從他的額頭流下,他是那麼的拚命以至於貼在他胸口的我都感覺他的肺和心髒下一刻就會爆炸。可惜,最終他還是沒能成功,我媽媽被爆炸濺起的飛石砸死,我爸爸在把我扔進下水井的瞬間也被高處掉落的廣告牌埋在底下…”
“災難來的太突然,也太強烈,整個人類社會在短短幾周內便分崩離析,無數的家庭家破人亡。在當時,我們完全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難道真的是有神在支配著這個世界嗎?難道真的是我們人類犯的錯太多以至於神來懲罰我們嗎?不然為何突然會有如此滅世浩劫出現在如此一個值得永載史冊的日子裏?”
教室電子玻璃牆裏內嵌的投影儀正播放著星曆元年前幾周裏所發生的場景,頭發已經花白的老教授用充滿滄桑和悲痛的聲音給視頻做著旁白,為學生講述著當時的過往。
“後來,我們經過努力調查才知道,開普勒45-b星,簡稱開星,不僅僅是神似地球,而幾乎就是另一個地球,在她上麵也擁有智慧生命,隻是是與我們不同的另一種生命形態,一種神秘而可怕的生命形態罷了。
你們現在的曆史書上都有過,我們地球的資源在還以公元曆紀年的時候就已經麵臨枯竭,而人口的增長卻沒有極限,人類要想繼續存活下去,就不得不尋找到另一顆適合於人類生存的星球,從而進行星際移民。皇不負有心人,在公元016年的時候,當時的美國航組織NASA發現了開普勒星,傳回來的數據表明她與地球的相似度有98%,當時人們戲稱她為“第二地球”,唯一可惜的是,她離地球有1400光年的距離,當時人類還沒有製造出蟲洞傳送的技術,因此這個發現對當時的人來毫無意義。但這一切在公元149年的時候因一個中國人名字改變了,這個名字就是你們《現代宇宙學》教科書上第一頁與愛因斯坦、狄拉克等人的名字並列在一起的“王宗華”。是他,計算出了蟲洞量子模型,並發明製造出了量子歸序儀,從此長短距離蟲洞傳送技術成為可能。終於,經過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公元50年的時候,於中國內蒙巴丹吉林沙漠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微蟲洞短距離傳送實驗,將一頭豬兩隻雞還有一塊石頭一塊鋼板一瓶水從內蒙傳送到津渤海海麵。從此,蟲洞傳送技術飛快迭代更新,到公園440年的時候傳送距離已經可以到達離銀河係最近的仙女座星係了。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人們分別在火星、月球以及木衛四上麵建立了人類基地。當然,在無數成功的激勵之中,人們不會忘了最初的目標——開普勒45-b。終於,公元67年,也就是我6歲的時候,人類終於到達了開星,1400光年的距離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到了。名宇航員加一個軍人隊一共7人成為第一次進行星際旅行的人類,他們的名字將被人類永記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