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妹,你這話得就不對了,以前我和大嫂沒少接濟你們吧,你們家的地還是我們家建康幫忙去種的,我們啥時候嫌棄過你們了?你今要是不出個門道來,我今兒還真不願意你了!”門口突然傳來了女子的粗嗓門,原來在劉氏訴苦的時候,張家的二嫂也在門外聽著,張家二嫂是個潑辣的,平時對劉氏的心眼子就瞧不上眼,沒想到在本家長老麵前,她還起了歪心眼,數落他們的不是,她心裏可是極為惱怒的。
劉氏一看二嫂來了,心裏暗道不好,這番話大嫂聽了倒沒什麼,因為大嫂的城府有些深,會做人,雖然喜歡她的話,也不會當麵受難與她,隻是二嫂偏生是個斤斤計較的,潑辣的很,不好對付。
劉氏連忙解釋道:“二嫂,你錯怪我了,我沒有這樣,我隻是怕給你們帶來麻煩,萬萬沒有你們嫌棄我們的意思。”
二嫂冷哼一聲:“心口不一的人多了,誰知道你心裏是怎麼想的的!”
劉氏還想解釋些什麼,卻被長老打斷了:“都住嘴,現在是你們吵架的時候嗎?把老三家的事解決之後,你們愛怎麼吵什麼吵。”
長老一話,張家二嫂忍住不話了,隻是把臉擺的很難看。一個長老清清嗓子,然後對張叔道:“福山,我聽你三嫂一家是投奔你去了,你怎麼不收留他們,反而要送了回來?”
“哎呦,長老,你可冤死我了,我哪裏是不收留他們,他們都是我的實在親戚,豈有不收留他們的道理?隻是我三嫂一家來的時候,連個招呼也不打,就這麼拖家帶口的來了,我們也是被他們弄蒙了。我還以為是大哥、二哥無情無義,知道到三嫂家的情況,不收留他們,反而將他們趕了出來才投奔我呢,誰知是因為大哥、二哥不知情,還讓本家人受累忙活了一早上。在這兒,我給大嫂道個歉,沒有弄明白事實就胡亂的替三嫂出頭,討公道。
三哥去的早,我雖然相信大哥、二哥不會不管三嫂一家的,可是三嫂既然首先投奔的是我,那就明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平時對三嫂一家不關心,否則也不會舍棄本家,大老遠的跑來投奔我。所以,關於三嫂一家子的事,我這個做堂弟的還是要提醒提醒大哥、二哥,這件事不僅要給三嫂一個法,還得給我一個法!”張叔義正言辭的道。
張家大嫂也沒想到他竟然倒打一耙,不去怪罪劉氏一家人的圖謀不軌,反而朝他們討要法,對老三家的不管不顧,什麼時候張福山這麼能會道了!
張家二嫂的臉色自然也沒有那麼好看,顯然沒有想到張福山為了不讓老三一家纏著他,找了這麼個理由,偏生她還無法拒絕,若是他們今不從他家把劉氏一家接出來,不安排好劉氏一家的住所,豈不真的應了張福山的話了?!張家二嫂隻能對搞出這麼多事的劉氏怨恨加的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