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這摸金校尉乃是那三國時魏主曹操設立的一個為籌備軍糧而建立的軍隊。是一群摸金校尉,更不如是一群盜墓賊更生動形象。

摸金校尉主要擅長找墓,掘開墓時,在墓室內要點上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始摸金。如果公雞啼蠟燭熄滅了,財物必須放回原處,恭敬磕三個響頭,空手回去。雞鳴燈滅不摸金。墓室隻準進一次,方不可再進。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來者先選取明(冥)器。

摸金校尉們幹活,他們每個人都佩戴著用穿山甲的爪子做成的護身符,這個既是護身符又是身份的象征。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裏都要點上一隻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死者最值錢的東西,往往都在身上帶著,一些王侯以上的墓主,都是口中含珠,身覆金玉,胸前還有護心玉,手中抓有玉如意,甚至連****裏都塞著寶石。這時候動手,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的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的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這樣做的科學道理是防止墓裏空氣不好,蠟燭熄滅後退出墓穴,則保證人不為空氣不好而中毒。因為傳有些墓裏是有鬼的,至於這些鬼為什麼不入輪回,千百年中一直留在墓穴內,那就不好了,很可能是他們舍不得生前的榮華富貴,死後還盯著自己的財寶,碰上這樣舍命不舍財的主兒,也就別硬搶他的東西了。我們時候經常受“摸金校尉”的熏陶,摸金決也是倒背如流:

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訣;

人點燭,鬼吹燈,堪輿倒鬥覓星峰;

水銀斑,養冥器,龍樓寶殿去無數;

窨沉棺,青銅槨,八字不硬莫近前;

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

赤衣凶,笑麵屍,鬼笑莫如聽鬼哭。

其中的發丘印、摸金、搬山、卸嶺便指的的四大盜墓門派: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卸嶺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