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孤兒院內的所有孩子們都和昂超一樣,都是烈士留下了的孤兒,“烈士遺孤教養院”的名稱,就已經的明白了。他們的遭遇也與昂超差不多,到這個時候昂超才明白,和他同命運的人還有這麼多。黨和人民政府沒有忘記,這些為革命而犧牲了自己性命的烈士的後代,全國各地都成立孤兒院,把這些孤兒統一收養,這不僅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同時還給他們提供了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這看來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是真正做到卻並那麼容易,除了新中國之外,曆史上是從來沒有的。
“開飯了,”有人在外麵喊了一聲。
“印昂超哥哥,咱們去吃飯吧!”邱剛著拉起昂超就走。這時昂超也覺著有點餓了,他的肚子在咕嚕咕嚕地叫。
這是昂超到養老院來後的第一頓飯,他想象著飯廳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昂超、邱剛、李大慶他們三人一起走出了宿舍。他一邊走一邊想著往飯廳走去。走到南北路上。
邱剛指了指路西的一排房子:“昂超哥,你看那邊是女生宿。”
昂超順著邱剛指的方向看去,見有三三兩兩的女孩從屋內走出來,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看上去像個大人了,有的卻還像個頑皮的孩子。昂超他們繼續往前走。
“張大娘好!”邱剛和一位老太太打招呼。
“李大爺”,邱剛又和一位老頭打招呼。
昂超聽了感到特別扭,就不理解地:“邱剛,你剛才喊什麼?大娘、大爺,這輩分就不對吧?應該喊爺爺、奶奶。怎麼你這麼喊呢?”邱剛卻滿不在乎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我看大家都這麼喊,我也就跟著這麼喊。”
聽邱剛這樣,昂超也就不好再什麼了。這時昂超看見一個年輕婦女扶著一個老太太走過來。邱剛又:“敏姐好,劉大娘好。”
“邱剛好。”敏姐衝著邱剛笑了笑。
走進飯廳,邱剛領著昂超繼續往前走,昂超看到飯廳很大,一共有十幾張飯桌,他們一直走到東頭,坐下等著開飯。過了幾分鍾的時間,就餐的人員來的差不多了。靠門口的地方一張桌子上有五、六個人,都是院裏的工作人員。再靠裏是老人們,孩子都在最裏麵。這時廚房的門開了,有兩個廚師,一個白胡子老頭,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抬出了飯菜。昂超和大家一樣,拿起桌子上的碗筷去盛飯菜。昂超仔細觀察著這一切,並學著別人的樣子去做,吃完飯。把自己的碗筷刷洗幹淨放回飯桌上。然後,離開了飯廳,回到宿舍。昂超就躺在自己的鋪板上,但一點睡意都沒有,他睜著眼睛看著屋頂,今這一變化真大,從農村來到城裏,雖縣城並不大,可生活方式卻發生了根本地變化。他離開了從就疼愛他的爺爺,離開了家鄉,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過上了集體生活。他的周圍都是像爺爺那樣的老年人和同自己一樣的孩子。這個環境昂超還是比較滿意的。他來回翻了幾個身,感到沒有什麼意思,就坐起來。幹什麼呢?這裏沒有書看,沒有事做,昂超想了想,還是熟悉一下環境吧。於是昂超從鋪板上下來,懷著一顆好奇心,走出了宿舍。拐了兩個彎就出了孤兒院的大門。
昂超順著來的路往東走,並向左右看著,見這裏是一片空白地。看來是種莊稼的,是誰在這裏種地呢?昂超不知道,他也沒有去想這些。走過公路,再往前也是空白地,但是很明顯這是種菜的,地裏還留有已經幹了的白菜葉子和蘿卜葉子,再往前看見一個大池塘。出於好奇,昂超繼續往前走,來到池塘前,見池塘裏結了厚厚的冰。這池塘很整齊,方方正正,東西較窄,南北較寬,是長方形的,東西大概有三四十米,南北有五六十米,看來是人工修成的,感到孤兒院的環境還是不錯的。昂超站在池塘邊上看了一會兒,就轉過身來。他抬頭從遠處看到孤兒院,有六排房子,並且都是新蓋的,磚還是新的,也很整齊,並都是尖頂的瓦房。這種房子冬暖夏涼,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政府對老人和孩子們的關心。孤兒院的南北、東西再也沒有其他建築物,孤兒院的周圍是一片空白地。昂超看著這一切,又回到孤兒院的門前。但他並沒有進孤兒院的大門,而是順著孤兒院的外牆往南走去。孤兒院的南麵就在房間的窗下是一片墳地。這裏比較清靜。
昂超的心情很好,他看著這個屬於自己的新家,從此將在這裏開始新的生活。就和這裏所有的孩子一樣,盡管政府給他們提供了較好的條件,但是,從此他將開始獨立生活,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什麼困難和問題,都要自己獨立地去思考去處理去觧決。並在獨立的生活中逐漸成長。
是呀,人生的道路絕對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會是筆直的,並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經曆,就像人的長相一樣,都帶有自己的特點。但是不管怎樣的千差萬別也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反映出時代的特征。在同樣的條件下,由於遇到的困難、挫折程度的不同,尤其是對待困難、挫折的態度不同,最後的結果,也會有非常大的差別,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經受人生道路上的各種考驗。這裏的孩子們,所處的大環境基本上是相同的,隻是有些細節不同而已。我們所的存在決定意識,是一般規律,這裏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因素,也就是內因和外因的關係問題,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據。
此時昂超從內心裏感到高興,他下定決心,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努力學習,決不辜負黨和政府的希望。從眼前來,就是要加勁,考上一中。這是他連做夢都想實現的第一理想。他心裏清楚,這已經是他的第二次機會了,第一次機會因為自己學習不好,沒有考上一中,無論如何第二次機會不能再一次失去,他心裏明白恐怕這就是最後一次機會了,所以隻能成功,沒有任何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