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山上有家書院名歸藏。
長青山位於大明南方,四季如春,草木長青,也不知是因山名長青而草木長青,還是草木長青故有長青之名。
書院在山間崖坪之上,其間有一湖如鏡,坪上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書院後方崖壁上一條銀河傾瀉落下,是遠處的一道瀑布,又流淌而下化為一清澈溪淙淙流經崖坪上十餘間簡樸建築前,最終彙入湖裏。不時有朗朗讀書聲蓋過鳥叫鶯啼,鹿呦水鳴,悠悠傳響大山之間。
此間風光絕好。
大明江山中,歸藏書院理應是一絕妙去處,當有不少文人墨客、達官貴族踏足其中,可奇怪的是此間聲名不顯,像隱於山水之間,沒有人聽過這歸藏書院的名頭,除了那十裏外山腳下的村桃源將村中稚童青年打發到山上讀書,真能得上人跡罕至。
不知道山腳下桃源村村民是怎麼想的,同樣是十裏,那山外的縣城中私塾不少,偏偏要將家中子弟送到山裏修習,令孩子們整日攀山涉水苦不堪言。心下都對自家爹娘埋怨不已,不知書院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他們隻心中抱怨,竟沒有任何一個人放棄上學,放棄攀山涉水幾個時辰的路途。
師父的學生怎麼想,蕭二郎不在意,書院的環境如何美妙清幽他也不在意。本就不是一個會附庸風雅的人,好山好水在他眼裏也就如此,一成不變,還不如手中長刀來得多幾分變化絕妙。
蕭二郎是一個認真的人,黑發髻冠,兩鬢仔細梳好,如刀削的臉龐上五官端正,分外幹淨整潔,身上長衫一點肮髒雜亂都找不到,儀容儀表一絲不苟。
與他眼前拿著木劍胡亂揮舞,隻以布帶將長發束成馬尾的少年形成鮮明對比。
因為蕭二郎是一個認真的人,所以他會認認真真力求完美地完成師父吩咐的任務,不管何其艱難。隨著嘿呀一聲大叫,一把木劍歪歪扭扭地飛來,換做平時他連看都不用看就能輕易避開,可這木劍不著規律,一歪一斜蹦蹦跳地刺來,在他猶豫間打歪了戴在頭上簡樸的長冠,還順帶在輕衫下擺劃開了一道狹長的口子,令蕭二郎皺起眉頭,心痛想到,這是第幾件了?沒料到教導師弟修行如斯困難,他現在倒明白了當初大師兄對他苦笑搖頭的含義了。
正了正頭上長冠,蕭二郎語重心長道:“師弟,劍不是這樣使的。劈、砍、崩、洗、掃、壓、掛、撩、格、截、刺、攪這些基礎你都練習純熟了嗎?怎麼會上手直接就禦劍,師兄可不記得有這樣教過你。”
沐陽撿起落在草地上的木劍,撣了撣草屑,道:“二師兄,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在兵器上附著些法術,然後禦劍出去就電閃雷鳴,攻無不克?”
蕭二郎一愣,這倒是個好想法,很接近一劍化萬法,想來師弟泡在藏書閣裏麵也略有所得,可你不過才剛剛踏上修煉一道,不好好夯實基礎,剛剛會走還沒學會跑就想飛了?禦劍也要有能禦劍的實力才好吧,就你運用的那幾縷微弱的地元氣能做到什麼?
蕭二郎語重心長道:“師兄們禦劍前也是日日修行劍招基礎千遍萬遍,這才有意動而劍到,心動而劍行的劍道成就,師弟你才入通竅,道法劍術一竅不通,能在劍上禦使什麼法術?”
“唔……話回來,二師兄,我在書上倒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法門,我這就用給你看看。”
本想著打消沐陽好高騖遠的想法,沒想到反而激起師弟的興趣,他當即躍躍欲試對著木劍就是幾個手訣掐去。
看到這似曾相識的情景,蕭二郎人生中少有的大驚起來,他伸手就要抓住沐陽手中木劍,卻晚了一步,木劍眨眼間迅疾閃出十數丈外。
砰一聲巨響。
蕭二郎極力按耐住袖中青筋暴露微微顫抖的右手,溫和道:“師弟,我問你幾個問題。”
“嗯,問吧!”
“這些時日你就在搗鼓這東西?”
“應該是。”
“那敢請教這是什麼法術?”
“請教不敢,就是把地元氣壓縮附著在劍上再射出去就是……”
“這劍叫什麼名目?”
“爆炸聲好生響亮,就炸劍如何?”
“可你知道前麵是什麼地方嗎。”
“不知。”
“……茅廁。”
頭上被敲了一記暴栗,沐陽揉了揉發紅的額頭,看著蕭二郎甩袖離開,對著那背影吐舌頭做鬼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