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見到,便以蒙古話相詢。罕帖摩聽到蒙古話,既感驚奇,又覺親切,見到宮中的派勢,再也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了實情。
康熙一連問了兩個多時辰,除蒙古和吳三桂勾結的詳情外,又細問蒙古的兵力部署、錢糧物產、山川地勢、風土人情,以及蒙古各旗王公誰精明,誰平庸,相互間誰跟誰有仇,誰跟誰有親。
韋寶在旁侍候,聽得二人嘰裏咕嚕地個不休,罕帖摩一時顯得十分佩服,一時又顯得害怕,到最後跪下來不住磕頭,似是感恩之極。康熙命禦前侍衛帶下去監禁。
一名太監送上一碗參湯。康熙接過來喝了,對太監道:“你給韋副總管也斟一碗來。”韋寶磕頭謝恩,喝了參湯。
隻聽得書房外腳步響聲,一名太監道:“啟稟皇上:南懷仁、湯若望侍候皇上。”
康熙點點頭。太監傳呼出去,進來了兩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跪下向康熙磕頭。
韋寶大是奇怪:“怎麼有外國鬼子來到宮裏,真是奇哉怪也。”
兩個外國人叩拜後,從懷中各取出一本書卷,放在康熙桌上。那個年紀較輕、名叫南懷仁的外國人道:“皇上,今兒咱們再大炮發射的道理。”
韋寶聽他一口京片子,清脆流利,不由得“咦”的一聲,驚奇之極。
康熙向他一笑,低頭瞧桌上書卷。南懷仁站在康熙之側,手指卷冊,解釋了起來。康熙聽到不懂的所在,便即發問。
南懷仁講了半個時辰,另一個老年白胡子外國人湯若望接著講文曆法,也講了半個時辰,兩人磕頭退出。
康熙笑道:“外國人咱們中國話,你聽著很稀奇,是不是?”
韋寶道:“奴才本來很奇怪,後來仔細想想,也不奇怪了。聖子百神嗬護。羅刹國圖謀不軌,上便降下兩個會中國話的洋鬼子來輔佐聖朝,製造槍炮火器,掃平羅刹。”
康熙道:“你心思倒也機靈。不過洋鬼子會中國話,卻不是生的。那個老頭兒,在前明啟年間就來到中國了,他是日耳曼人。那年輕的是比利時人,是順治年間來的。他們都是耶穌會教士,來中國傳教的。要傳教,就得學中國話。”
韋寶道:“原來如此。奴才一直在擔心羅刹的火器厲害。今一聽這外國人什麼大炮短銃,得頭頭是道,這可就放心啦。”
康熙在書房中緩緩踱步,道:“羅刹人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能造槍炮,我們一樣也能造,隻不過我們一直不懂這法子罷了。當年我們跟明軍在遼東打仗,他們有大炮,我們很吃了些苦頭。太祖皇帝就為炮火所傷,龍馭賓。可是明朝的下,還不是給我們拿下來了?可見槍炮是要人來用的,用的人不爭氣,槍炮再厲害也是無用。”
韋寶道:“原來明朝有大炮。不知這些大炮現下在哪裏?咱們拿了去轟吳三桂那老子,轟他個一佛出世,二佛升!”
康熙微微一笑,道:“明朝的大炮就隻那麼幾尊,都是向澳門紅毛人買的。單是買鬼子的槍炮,那可不管用。倘若跟鬼子打仗,他們不肯賣了,豈不糟糕?咱們得自己造,那才不怕別人製咱們死命。”
韋寶道:“對極,對極。皇上還怕這些耶穌會教士造西貝貨騙你,因此自己來弄明白這個道理。從今而後,任他鬼子得花亂墜,七葷八素,都騙不了你。”
康熙道:“你明白我的心思。這些造槍炮的道理,也真繁難得緊,單是煉那上等精鐵,就大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