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1(1 / 2)

楔子

降梅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夾帶著潮冷的海風,吹打在乍浦城的城頭。因為大雨的緣故,上官已經下令軍中嚴禁梆柝,以免軍士受雜聲幹擾,不能及時覺察城外倭寇接近城池。雨夜原本就沒有月光,如今又禁了梆柝,守城兵將皆不知時辰,多感茫然空虛。除了城上譙樓和窩棚點了火把,整個乍浦城都沉浸在黑暗裏。雖已是五月末,但海風甚是淒厲,饒是睡在譙樓和窩棚裏,牆壁也阻擋不住入骨的絲絲涼意。

旗○1孫貴打了個冷顫,從睡夢中驚醒。他扯了扯緊身上破舊的紅襖,縮著身子,四下張望,好找個背風的位置棲身。

“該四更了吧?”孫貴聲嘟噥,努力撐開沉重的眼皮。身為旗,孫貴還沒忘記自己身負的值夜重任。四更前後是最難熬的時段,之前因為實在支撐不住,昏昏睡死過去。如今凍醒,斷不能再睡。倘若上官突然跑來巡視,隻恐少不得劈頭蓋臉幾記皮鞭伺候。

睡意仍濃,孫貴也不急於起身,隻是兀自睜大雙眼驅趕睡蟲。他感到有些無聊,於是環顧四下,就著被風吹得不停跳躍的火把光,觀察起同睡一個窩棚的同袍來。同屋睡了兩個旗的軍士,統共二十二個人。睡在西側的是鄰隊丙字旗。丙字旗的旗名叫吳超,與自家沾親帶故。吳旗的父親娶了孫貴的三姑,兩位旗是表兄弟的關係。

當孫貴掃視到棚門內側時,眼皮不禁一跳,猛地心生警惕:沒錯!多出了一個空位。也就是,少了一個人。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悄然起身,湊上近前清點人數。

“常福…李鬥…盧春…陸青…張鐵虎……”每過目一個,孫貴都在心中默念對方姓名。一個個對照下來,待再看到那空位,孫貴總算想起是誰不見了。

“沈……”孫貴舌結。他隻知道現在失蹤的這個年輕軍士姓沈,平湖縣城人。至於大名,曾聽人起過,但名字很是文縐縐的,大字不識幾個的孫貴實在是記不住。平日裏,孫貴都是稱呼他“沈哥”。

孫貴記不得這人姓名還有一重緣故。那就是沈哥並非乍浦千戶所的軍戶,而是上官不久前在平湖縣城招募的新兵。

所謂軍戶,要從太祖皇帝朱元璋時代創建衛所軍製起。彼時下初定,百廢待興,以當時的財政狀況無法供養太多軍隊。然而,蒙元雖北遁,但殘兵猶強,又須維持相當數量的武備以防不測。太祖皇帝參考宋元兩朝軍製的種種經驗得失,最後創立了寓兵於農的衛所製。衛所製將駐軍和屯田相結合,以直接授田給軍人的方式解決兵糧問題。既授田給軍人,就注定成為世代罔襲的世兵製。否則,軍人一從軍便授田,不出三代恐怕就無田可授,須與民爭地了。又仿元代舊製,將從軍者另編入軍籍,與地方民政嚴格分離,軍人及其家屬合稱“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