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千古一代鬼才無名氏就是這樣,他總是以環環相扣的方式,步步緊逼地逼迫你走上一條他給你設計好的死亡之路,危機重重,險惡連連。
這該死的閹人那些詭絕常倫的思路,讓人欲哭無淚,欲罷不能。
白雲飛敢斷定,這龍須猛的下沉後,又會觸動後續的機關,讓眾人已經如走鋼絲一般的險境上,更加如履薄冰、危機四伏。
果不其然,在那龍須被眾人扳得下沉後,忽然間那些激射的箭雨就停了下來。
而正當眾人仰著頭觀望,並懷疑是不是觸發了消除的機關,將害人的利箭機關關閉了。
甚至懷疑是可憐見,給眾人留出了一條活路時。
就見這整個水潭四周的石壁又是一陣顫動,石壁後機括運轉聲再次“隆隆”響起,而一直比較安靜的穹頂上,忽然一反常態,開始紛紛向下灑落碎石。
“難道是地震了?”魯武陽是在眾人這條龍這裏,所以他話白雲飛還是聽得清的。
雖然沒有解答他的疑惑,但白雲飛心裏明白,這不是地震,而是先前射箭的機關停止,改為別的機關來害人了。
正當眾人不用躲躲藏藏地躲避著箭雨,好不容易能伸直了脖子透透氣了,四麵八方又開始機關、消息啟動的聲音不斷,而且穹頂上也開始紛紛墜落碎石。
眾人被接二連三的變化搞得焦頭爛額、驚慌失措,急急如驚弓之鳥,慌慌如喪家之犬。
再次聽到這些機關、消息啟動聲音,還有那鋪蓋地落下來的碎石時,身心俱疲,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無力感。
一時忘了躲避,就看著那些碎石紛紛砸落在水潭,已經快要平靜的水麵上再起波瀾。
待有些石塊、石渣砸在頭上、身上,才反應過來,想起抽出插在背囊外的工兵鍬等遮住頭上。
隨著碎石落下,讓人絕望的一幕出現了:
穹頂上緊隨著碎石的落下,開始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窟窿,從這些窟窿裏“哩哩啦啦”地向水潭灑下石油來,而原本向水潭射箭的壁畫石壁,開始向外噴濺煙花!
就聽和眾人在同一條蒼龍處的韓德邦揮著拳頭大罵:“這狗日的無名氏,這殺千刀的亞布拉罕,這那個朝代就有煙花了嗎?”
魯武陽就非常好奇地看著他:“我還以為你知道,你這研究古文字的專家,居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的煙花爆竹?你這是偽學者呀你。”
其實追述煙花爆竹的曆史,要從東周時期開始,它的演變和發展曆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燒竹期、硝磺期和焰花期。
所謂燒竹期,就是那個時期用火燒竹子發出響聲,叫“爆竹”。
“爆竹”起源很早,春秋末年的政治家範蠡在《陶朱公書》中就有:“除夜燒盆爆竹與照田蠶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靜為吉。”
硝磺期,用竹筒充硝和卷紙裹硝的爆竹,原料一般為竹子或紙,或是硝磺配製而成的黑色火藥,紙是在東漢時蔡倫推廣大量製造的。
煙火期,煙火也稱“焰火”、“煙花”,現在有的又稱“禮花”。
在無名氏那個時代,已是三國和兩晉交替的時期,這些煙花爆竹的技術已經人盡皆知,連尋常百姓家逢年過節都要燃放,最是普通不過。
所以也不見得韓德邦不知道這些曆史,隻不過看到黑油鋪蓋地的淋了下來,再有引燃它們的煙花燃放開來,此時簡直已經如同世界末日一般,讓眾人幾個人再無活路的感覺了,所以氣憤得隨口咒罵而已。
就見這水潭上方原本漆黑的空間,瞬間就被這四周石壁噴射出來的煙花照亮,然後火樹銀花地噴湧不停,光華滿空間,璀璨如白晝。
或許是身心俱疲累得大家再也不想動了,或許是大家被這不夜一般的炫爛奪目給震懾到了,大家已經忘記了危機,癡癡地看著這個巨大的“水桶”裏燃放著的萬千煙花,一時間被這美不勝收的酷炫景象給吸引了。
不過還是曹龍軒有定力,他發出一聲高亢的喊叫:“快爬,現在不晚。”
大家被他這從流水和煙花聲中穿透出來的聲音所驚醒,轉頭看他時,隻見他如牆上壁虎,樹上狸貓,迅捷異常,順著金鱗蒼龍飛快地向上爬去。
大家這才意識到,待水麵的黑油積滿了一層,煙花落下的火星必定遲早將其引燃,到那時再想脫離火海,談何容易?
而且眾人已經潛入這水潭底搜索過,不可能再幸運地像那石油池底一樣,再找到一個跳進來就能逃生的通道等著你了。
到那時烈火、濃煙一起,還有得命在?
眾人發聲喊,就如幾隻爬樹的猴子,急急忙忙地攀援著這金鱗蒼龍向上爬去。
當白雲飛爬到金鱗蒼龍的第二隻龍爪時,就聽到下麵的水潭“轟”的一聲,烈焰蒸騰之聲已經響起,而且聲勢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