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史記》中的衛霍列傳以及《漢書》中的修改之處(1 / 3)

先把《漢書·衛青霍去病列傳》對《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的修改列出來,如前所述,班固在全文照抄之餘做出的修改,應該是他認為必須要改、不改不行的。改動如下:

1、關於河西第一戰:

(1)決戰地點,《史記》沒有提,而《漢書》中加了“鏖皋蘭下”這幾個字。

()首虜人數,《史記》隻八千餘級,《漢書》則是八千九百六十級(接近九千了)。

()漢軍自身損失,《史記》沒有提,《漢書》“師率損十七”,也就是全軍一萬人損失七千人。

、關於河西第二戰:

(1)霍去病出北地郡之後的行軍路線,《史記》是“逾居延”,而《漢書》加了三個字,為“涉鈞耆、濟居延”。注意“涉”字並不一定隻用於涉水,涉越大漠也是用“涉”字的。

()《史記》沒有提到霍去病閱兵,而《漢書》記載了“揚武乎鱳得”。

()《史記》中引用表彰詔書時,遺漏了皇帝對霍去病的這句重要評價,“可謂能舍服知成而止矣”,而《漢書》中則有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能寬大降服者,功成而知止”,是很高的評價。

、關於漠北之戰:

(1)關於霍去病部的戰損,《史記》是“師率減十三”,也就是五萬人損失了一萬五千人,而《漢書》是“師率減十二”,也就是損失了一萬人。

()《史記》中隻了衛青及其部下都沒有封賞,但《漢書》提到了西河太守和雲中太守還是受了賞的。

4、關於衛霍兩人的受封戶數:

(1)衛青的第一次益封,《史記》為三千戶,《漢書》為三千八百戶。

()衛青的第二次益封,《史記》為六千戶,《漢書》為八千七百戶。

()八百騎奔襲之後,霍去病封冠軍侯,《史記》為受封一千六百戶,《漢書》為兩千五百戶。

(4)河西第一戰後霍去病的益封數目,《史記》是兩千戶,而《漢書》是兩千二百戶。

(5)河西第二戰後霍去病的益封數目,《史記》是五千戶,《漢書》是五千四百戶。

(6)最後的總數,《史記》載衛青是一萬一千八百戶(連上三個兒子是一萬五千七百戶),霍去病是一萬五千一百戶;《漢書》則衛青是一萬六千三百戶(連上三個兒子是二萬二千戶),霍去病是一萬七千七百戶。

5、其他:

(1)霍去病的校尉稱號,《史記》中寫作“嫖姚校尉”,《漢書》則是“票姚校尉”,本書采用後者,原因不用解釋。

()《漢書》提到了衛青尚平陽長公主的經過,《史記》沒提。

下麵附錄《史記》第一百一十一卷,《衛將軍驃騎列傳》的全文:

大將軍衛青者,平陽人也。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青同母兄衛長子,而姊衛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子,故冒姓為衛氏。字仲卿。長子更字長君。長君母號為衛媼。媼長女衛孺,次女少兒,次女衛子夫。後子夫男弟步、廣皆冒衛氏。

青為侯家人,少時歸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為兄弟數。青嚐從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青壯,為侯家騎,從平陽主。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宮幸上。皇後,堂邑大長公主女也,無子,妒。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同母昆弟貴,賞賜數日間累千金。孺為太仆公孫賀妻。少兒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貴。子夫為夫人。青為大中大夫。

元光五年,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穀;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大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軍各萬騎。青至蘢城,斬首虜數百。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衛尉李廣為虜所得,得脫歸:皆當斬,贖為庶人。賀亦無功。

元朔元年春,衛夫人有男,立為皇後。其秋,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三萬騎擊匈奴,斬首虜數千人。明年,匈奴入殺遼西太守,虜略漁陽二千餘人,敗韓將軍軍。漢令將軍李息擊之,出代;令車騎將軍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捕首虜數千,畜數十萬,走白羊、樓煩王。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戶封青為長平侯。青校尉蘇建有功,以千一百戶封建為平陵侯。使建築朔方城。青校尉張次公有功,封為岸頭侯。子曰:“匈奴逆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征厥罪。詩不雲乎,“薄伐玁狁,至於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今車騎將軍青度西河至高闕,獲首虜二千三百級,車輜畜產畢收為鹵,已封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舊塞,絕梓領,梁北河,討蒲泥,破符離,斬輕銳之卒,捕伏聽者三千七十一級,執訊獲醜,驅馬牛羊百有餘萬,全甲兵而還,益封青三千戶。”其明年,匈奴入殺代郡太守友,入略雁門千餘人。其明年,匈奴大入代、定襄、上郡,殺略漢數千人。

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衛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出右北平:鹹擊匈奴。匈奴右賢王當衛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裏,不及,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戶。”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幹侯。青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啢褓中,未有勤勞,上幸列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子曰:“我非忘諸校尉功也,今固且圖之。”乃詔禦史曰:“護軍都尉公孫敖三從大將軍擊匈奴,常護軍,傅校獲王,以千五百戶封敖為合騎侯。都尉韓從大將軍出窳渾,至匈奴右賢王庭,為麾下搏戰獲王,以千三百戶封為龍嵒侯。騎將軍公孫賀從大將軍獲王,以千三百戶封賀為南窌侯。輕車將軍李蔡再從大將軍獲王,以千六百戶封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獲王,以千三百戶封朔為涉軹侯,以千三百戶封不虞為隨成侯,以千三百戶封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賜爵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戶。”其秋,匈奴入代,殺都尉硃英。

其明年春,大將軍青出定襄,合騎侯敖為中將軍,太仆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右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鹹屬大將軍,斬首數千級而還。月餘,悉複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虜萬餘人。右將軍建、前將軍信並軍三千餘騎,獨逢單於兵,與戰一日餘,漢兵且盡。前將軍故胡人,降為翕侯,見急,匈奴誘之,遂將其餘騎可八百,餎降單於。右將軍蘇建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大將軍。大將軍問其罪正閎、長史安、議郎周霸等:“建當雲何?”霸曰:“自大將軍出,未嚐斬裨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閎、安曰:“不然。兵法“敵之堅,大敵之禽也”。今建以數千當單於數萬,力戰一日餘,士盡,不敢有二心,自歸。自歸而斬之,是示後無反意也。不當斬。”大將軍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間,不患無威,而霸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子,子自裁之,於是以見為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軍吏皆曰“善”。遂囚建詣行在所。入塞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