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她們既堅韌,又脆弱;既開朗,又憂鬱;既有野心,又無法努力。她們害怕鬼,害怕黑暗,害怕孤獨,但最怕的是忽略。她們大部分時候會講笑話逗人開心,偶爾還會汙;她們會照顧身邊所有人的情緒,卻忍不住向父母親人發脾氣,甚至大吼大叫。她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內心卻又清楚地知道現實的殘酷。她們偶爾也會向往白馬王子和灰姑娘般的美好愛情,可又在回神後,暗自歎息,自嘲自己的異想開。她們人前常常笑顏如花,人後胡思亂想,憂愁無奈。她們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她們很普通,普通到可能你見過她無數次,卻不會想到留意她們。很正常,她們有的成績不錯,卻不會拔尖;她們有的學習很差,卻不會墊底。這種人,平凡到甚至是平庸,是一眼看過去卻不會記住的人。
可是,因為這樣的人很平凡,就活該永生永世當別人的附屬品,為別人的精彩人生當配角嗎?怎麼可能?這世上沒有一個是配角,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張雋曦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凡的女孩。她和她們一樣,卻又不一樣。張雋曦似乎比她們更為矛盾。張雋曦出生在農曆的四月初四,是一個標標準準,不差分毫的金牛座。她在熟人麵前,可以瘋癲的不像一個金牛座。可隻有她自己知道,不,或許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每每一個人在家時,她會生出一種異樣的情緒。不是恐懼,不是孤獨,不是失落更不是開心的情緒。
張雋像無數個普通女孩一樣,淚點很低,笑點則是忽高忽低。這也似乎印證了她的青春不會隻有歡笑,也不會隻有淚水,可這笑與淚交織的青春才是最美好的,不是嗎?
張雋曦不止人生不平凡,連經曆都很不平凡。與所有狗血一樣的開頭,張雋曦在大約一兩歲,還完全沒有記憶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她從一直以為自己的生父是去世了,知道有一次和媽媽爆發爭吵,才得知原來她的生父竟然是和媽媽離婚了,並且還有個剛好比她一歲的女兒。聽來多諷刺,比張雋曦一歲,還是個女孩。細細去讀,就可以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沒錯,她的生父出軌了,並且同樣生下的是女孩,自己的媽媽又漂亮之至,生父還是丟下了她們母女。有很長一段時間,張雋曦對“三”這種存在恨之入骨。可畢竟因為對生父沒什麼感情,加之一些電視劇的影響,她莫名覺得:其實有的時候,三也還是挺可憐的。然後張雋曦生出了一種不該有的同情和理解。
不同尋常的地方到了。張雋曦對於自己媽媽改嫁這件事情,非但沒有抵觸,還很輕易的接受了繼父,作為一個年僅九歲的孩子來,著實不易。漸漸地,她發現自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這件事情,可以給她帶來一些關注。於是她便經常和“爸爸對我很好,真的對我視如己出,甚至有時候,比疼他的兩個兒子都要疼我”這句話,一起告訴詢問她家情況的同學。其實白了,她的做法看似不好理解,其實也很好解釋,她不過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關心自己罷了。以至於到了後來,本來對她沒什麼影響的事情,被她稍稍添油加醋,再帶上強顏歡笑的表情,講給許多人聽。可惜了,她的演技被磨礪得越來越好,可是卻沒有人可以看得出她的這份心思。這件事情也間接導致了張雋曦在某些方麵早熟於同齡人。
事實上,她也並不是為了博同情。實在是她神經大條的媽媽,太不懂得照顧女兒的感受。再加上她剛剛改嫁,需要多關心對方的兩個兒子,讓他們能夠盡快接受她們母女二人。殊不知,張雋曦年紀,看不透媽媽是在為她們的將來做打算,加之張雋曦生來就是一個醋壇子,看著和自己相依為命多年的媽媽,突然被兩個陌生人搶走了。張雋曦心裏很不是滋味,偏偏還不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撒嬌。於是張雋曦便常常一臉受了委屈的樣子站在媽媽麵前。可她結結實實的高估了自己媽媽的細致程度,她媽媽完全沒有察覺女兒有任何的異常。於是在短短五年中,張雋曦成了一個性子極怪的人。
上了初中後,張雋曦更懂得心疼人了,卻也更加想要獨立了。媽媽總是一些自認為對,實則毫無事實依據和道理可言的話,張雋曦為此很無奈,也經常和媽媽吵。變得越來越叛逆,媽媽苦不堪言,張雋曦更是無奈。自己明明是對的,媽媽卻不由分的覺得她自己有理,最後總是張雋曦的觀點正確,可媽媽從來沒有悔過。
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問題罷了,若是現在後悔,就想想一切的一切開始前,究竟做過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