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人,最累的,是心的疲憊。下熙熙,皆為利來;下攘攘,皆為利往。看如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淪喪,良漸失;人多是,紙醉金迷,爭名逐利,為富不仁,再無信仰。浮華的焦躁最是折磨人的心智,誰不渴望心的寧靜與自由?如果可以,真的希望自己能夠自由穿梭於靜謐與喧囂,尋索真的自我。

我自己也未能免俗,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擁有的也不過是一顆平凡的心。為求溫飽,更為孩子奶粉錢,一直安心於一份平凡工作;雖有領導提攜、同事幫助,但無奈本不是官、紅、富二代,家底微薄,就算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工資也常月光。於是時常黯自鬱悶,身心也疲憊得很。休班也是有的,有時候在家一躺便是一,竟也難消那份倦意;半睡半醒,萎靡頹廢,偶爾醒來,卻又悵然若失,迷茫於時光究竟是在流淌還是已然靜止。

終於在一個周末,老婆早早叫我起床,是已和老媽好,要去探望一位老親。我掙紮起床,拉開窗簾時卻見氣好的很,朝霞彤紅,占據了地交界,餘下的空卻是湛藍,有一種久違的透徹。

洗刷、早飯之後乘四輪電動出發。老婆開車,老媽和寶寶在後座,我坐在副駕打盹。一路上半睡半醒,從老媽和老婆的談話中才知道此行目的甚是多樣——目的地是不遠的九龍山下的武家村。老媽探望一位老親,同時還要找尋一位兒時“一行夥”(現在叫做“閨蜜”),名叫“香蓮”;老婆也有一位曾經一起工作的好閨蜜;寶寶最想去的是九龍山。但是卻又一個共同的目的:帶我散散心。

車窗外麵的車來車往和芸芸眾態,我不感興趣。不知不覺中便睡著了。

睡得朦朦朧朧,卻聽見老媽叫我:“醒醒,到了”。

於是木木然下車,跟著前麵的腳後跟走,進了一處老式的院落。抖擻了精神看時,卻見這院落雖頗有年頭,卻並不衰敗,無論是門樓、偏房還是正屋,都是青磚黑瓦,隻有圍牆大概是坯製,牆皮是混了麻的白灰。地麵也是青磚鋪地,更有青磚圍成的花壇,仿佛一切都在襯托大地的厚重。花團錦簇,墜得花莖彎曲成鞠躬模樣,像是溫文爾雅的紳士在謙恭的向女士們行禮。不覺中淡淡的泥土的氣息和微微的花草的芳香瞬間撲麵而來,我即刻清醒了大半。

伴著一陣爽朗的笑聲,一對精神矍鑠的老夫妻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