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天高雲淡,燥熱已不再,涼風徐徐清爽,農家穀物滿倉。
有手藝的漢子,婆娘,趁著這空檔,將自己的手藝給擺上了攤。
這金秋時節,人們的心情因一年的豐收而高漲,粗布麻衣,難掩人們臉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瓜果,賣瓜果,甜橘子,甜甘蔗,酸毛桃”
“繡帕,繡帕,粗布,細棉好綢子,荷花,蘭花,桃梅都有”
“小玩意,小玩意,小牛,小馬,小毛驢,小雞,小鴨,小魚兒”
此間,大金朝西南,河間府北,清水縣南近黑鬆山的香荷鎮,紅曲江北岸的渡口,小販吆喝聲隨著停泊的官船而起。
官船方停泊,船上的渡客迫不及待的爭相下船。
有的純粹隻想沾沾陸地,平緩一下翻攪的味蕾,有的急急走入攤販之中,想給家裏的姑娘小子買個甜嘴,尋個稀奇玩意,也有的,純粹隻想瞧瞧這個小鎮跟上一個有何不同,以此增,長一下見聞。
就在這官船來往造成的間歇性的繁榮裏,一個穿著洗的泛白的淺藍色短孺裙,黑色闊腿褲的嬌小身影,抹著淚,跌跌撞撞的穿梭在來往人群之中,時不時抓著個婦人詢問。
不多時,她來到了小鎮中心的繁榮街道。
隻見左右觀望的她,猛的煞往前的腳,退後幾步,在抬頭,確定了店家從二樓落下的飄揚錦旗上的名號。
身子一轉,連滾帶爬的進入這家酒坊。
在這百十來平米的酒坊裏,四周都是酒壇子,除了三個向外走的,就在沒有別人。
隻見突然闖進酒坊的小女子眼睛一掃,認準了目標,而後就跪下。
“老爺,求老爺救救奴婢相公,求老爺開恩救救奴婢相公,老爺,求您了,求求您救救奴婢相公,他快要死了,求老爺看在奴婢娘的分上救救他,不管怎麼說他都是老爺給奴婢入的贅婿,求老爺發發善心,隻要救他,奴婢不用休息,奴婢可以沒日沒夜的釀酒···”
一句話,被抱著男人大腿的瘦弱女子翻來覆去的說著,被她抱住大腿的男人一時間反應不過來,就這麼看著她,讓她說了一車軲轆的話。
這,被抱著大腿的人,是這間酒坊的掌櫃兼東家,宋承孝,而身穿茶色直裾的是京城白府總管白福。
十五年前,白家大夫人回鄉,路過香河鎮時,下頭的小丫鬟買了點荷花釀跟糯米酒回京孝敬父親,誰知那小管事一喝,覺得味道甚好,適合女子,便將兩種酒獻了上去。
當家夫人一嚐,覺得這酒會得上頭的貴女喜歡,便有了心思。
可一個小鎮來的,名不見經傳的酒水,怎麼能入貴女的口。
經過一翻輾轉,對外宣稱,這是白大夫人娘家的手藝。
誰讓她娘家就在河間府,正好讓她在妯娌間占著便宜。
從此以後,香荷鎮的這兩種酒就成了白府宴客必備。
隻是,這香荷鎮離京甚遠,相隔數千裏,官道需行月餘,那一路顛簸,待將美酒運達時味道已變。
買的是好酒,卻被充了次,白大夫人是當場就發了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