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大三就讓學生們自己確定以後的路線的確有些冒險,但恐怕很多學校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公司的意圖。很多學生經常抱怨畢業就等於失業,這不是廢話麼,畢業之前不找好出路,畢業可不就是失業了麼,當然這是後來的情況,現在這年份大學生畢業真不愁找不到工作,毛誌俊之前想要自己謀出路也是有原因的,在其他學校都不包就業的時候,桃城學院還招不到人也是這個原因,不管你是草雞大學還是名牌大學,畢業了真不愁工作。
可十年後呢?公司需要的是人才,能派上用場的人才,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名牌大學本科院校畢業的學子在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的時候,其作用比那些專科生沒有絲毫優勢,甚至某些負責人的專科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如果是專業對上了,可以完爆那些本科生。
這跟國內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關係,名牌大學,本科院校在教學上,基本上九城都是注重理論性的東西,如果是文科還好,可是理工專業方向,基本上這些理論性的東西在工作中非常無力。他們所學的那些東西別到底是為什麼而學,就連具體能用來幹啥也是摸不著頭腦。就拿I上的語言來,毫無疑問,選擇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無非就是為了自己做遊戲,自己做軟件,或者對計算機純粹的好奇,有的甚至真正想學的是硬件知識,結果稀裏糊塗進了軟件係也不是沒有。學完之後,沒錯學生從學校得到了基本的知識,了解了基礎的編程是怎麼回事兒。
畢業後也參加了工作,然而公司一問,你會啥?
答曰:、++、ne、PHP都會。
問:真的啊,這麼厲害,那網站你會做嗎?
答:當然,這個用ne做很簡單。
問:可是我們公司是主做PHP的,你能用PHP做?
答:我可以試試。沒用PHP做過網站,但應該都差不多。
領導還好心的提醒:你可以在網上看看別人的代碼,照著做一份就好。
上麵的對話馬金以前在一個朋友的公司親耳聽見,後來聊的時候才知道,那個員工沒多久就走了。倒不是他吹牛什麼的,會的話都會一點,但做起來因為並不精通很浪費時間,那時候他的公司才剛起步,承受不了那麼多的新人,所以給解雇了。
那為什麼公司承受不了?這就是為啥要大三就讓學生出去工作確定方向的原因了,社保係統的誕生,讓一些沒有實力的企業承受著巨大壓力,員工給你打工你負責替他分擔社保已經是必須的了。對於社保,剛踏入社會的學生的認知是很單薄的,尤其是那些貧困地區出來的學生,可能因為當地貧困,企業幾乎都沒有社保(即便是00年後依然有企業如此),這些學生根本就沒意識到社保的問題,不過學生對社保不重視沒關係,隻要有就行,因此正規公司是不可能不管這方麵的。
社保對這些中企業來無疑是個重大的壓力,員工的最低工資要保證,社保要保證,那問題就來了,以現在京城來,月平均收入隻有一千多點,也就是一年人均隻有萬元的收入,很顯然如果讓他們去繳納上千元的社保簡直就是要命,雖然這個年頭的社保是多少,馬金不是很清楚,畢竟上輩子這時候他還在讀高三的……確實,不知道現在的保險不好對比,但拿10年之後來,因為社保的繳費是按百分比來繳納,以個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為基數,所以個人上差距是比較明顯,特殊人群確實不好比較。但就大都數職工來看,也就是工人階級來看,一般工廠的薪資在000左右,沿海城市再4000左右,但都差不多,以三千的標準來看,他們要繳納的社保隻有幾百塊不多,繳納完社保後能拿三千多,在二線城市算是可以生活的了,而從企業方麵看,要為這樣的一個員工分擔差不多600到800的社保,還要負擔000多的工資,顯然如果不是好的效益這種壓力是相當巨大的,這也是為啥一到淡季一些廠就會拖欠員工工資也就是壓薪水,因為淡季銷量不行,收益沒拿到,如果發了工資,很可能就會出現周轉問題,當然這裏麵的彎彎繞繞也很多,譬如老板貪圖享樂賺的錢就拿走了,沒有安排充足的周轉資金,或者賺了錢馬上又弄新投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