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寤寐思服……”
朗朗的讀書聲,從白牆青瓦的私塾裏抑揚頓挫的傳來,聞者彷佛看見十幾個書童,錘髻的腦袋搖來晃去的背書。堂風習習,一縷微陽斜照,兩三隻剪燕繞梁,四五朵桃花出牆,好一派春光,真一幅美景。
書院左近的豆腐鋪子裏,年華正好的女主家,正在往大磨裏一把一把的擱泡好的豆子,斜眼看了書院尖尖的屋頂,笑嘻嘻的跟磨下淘漿的廚娘:
“劉娘你聽沒,這書院的夫子啊近來走了桃花喲,正月初的時候,在秋千碼頭不知怎的,救了不慎溺水的錢家二娘子呢。嘖嘖嘖,一個是相貌堂堂、窮酸有才的書生,一個是情竇初開、待字閨中的千金,幹物燥幹柴烈火王八綠豆,總之好像是看對眼了!碼頭的艄公婆娘聽的真真的,兩口子私下裏啊,互允了袍袖金簪,私定了終身呢!嘻嘻!”
完還不忘給廚娘一個你懂得的妖嬌眼神,許是覺得這樣的花邊豔談甚是有趣,兀自咯咯笑個不停,盤子裏,圓圓飽滿的豆子滾來滾去。
“籲,真的咧?真看不出來,朱夫子平時這麼周正規矩的人物,到了男歡女愛的關頭,做事也這麼遮攔哇,真是風流人物呀。不過,話回來。大娘子你也知道,錢員外大女兒為情所傷遁入空門,二姐這般招搖,隻怕難得父母點頭喲,唉,我看呐,隻能聽雷響不見雨淋頭哦。”
廚娘劉氏畢竟上了年歲,經曆的事情多了,看事情比年輕的主母看的更現實,沒那麼多浪漫想象,就驚訝了一會,安安穩穩的淘洗豆漿渣滓,趁著主母發呆的功夫,還得空抽起了水煙壺子。
煙霧繞起,嗆醒了發呆的豆腐西施,遙遙的望了書院一眼,暗暗的歎了一口氣。畢竟書院的朱夫子相貌英俊,怎麼都是希望他能好一點吧,收起一點不為人知的心思,還得趕著把阿爹明要送到縣城的板豆腐做好。
書院是書院,其實就是幾個村子合在一起共建的私塾,因為比一般的私塾大點,幾個村子的種田老倌覺得要體麵一些,就商量著起了個大木牌坊,叫“一二三書院”,偏偏請來的朱夫子兼學道家,覺得暗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就給確認了下來,加上朱夫子品貌才學確實出眾,這一二三書院倒是在這龍陽縣頗為出名,不少大戶人家爭相把自家的衙內姐想辦法塞了人進來。
朱夫子到底是讀書人,不是很看重黃白財貨,也感激附近村老最初的支持,還是收了一些村裏困難人家的孩童就學,雖然年紀不大,但在遠近鄉裏頗受敬重。
教舍之中不但有剛剛開蒙的五齡稚子,也有像宋鯉這樣十三四歲青春的萌萌少年。不過朱夫子都按照各自適宜的程度安排了課業,隻有每快放課的時候,才會不論大都來朗誦一篇選定的經卷,不論懂或不懂,都先讓學子先囫圇背誦先聖的文字,以後再擇機講解。
不得不戀愛中的人都是容光煥發,難免偏交。朱夫子為人曆來克己複禮,恭謹規矩。往常朗誦的也多是孔聖文章,詩禮義序。不過最近倒是往來念了好幾的“窈窕淑女”、“桃之夭夭灼灼”、“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巴啦啦巴啦啦之類的,反正就算是還不曉人事的少男少女,都隱約覺得空氣裏,處處彌漫著一種好像春的氣息,不過春也確實來了,明就是立春了。
朗誦三遍是一二三書院的規矩,夫子了,一而再再而三,誦讀先聖微言而曉大義。雖然不明白什麼鬼,但是都是十來歲的娃娃,有人帶頭跟著每做下來,也習慣了。一個個搖頭晃腦,搖的厲害的都快把頭甩掉了!
恨不得把頭丟出去的這位名叫宋鯉,嘴巴裏窈窕淑女咬的字正腔圓,朗朗有聲,就是夫子也對他頗為滿意。就是兩個眼珠好似滾珠一般,上下左右各自轉得一點也不合乎人身常理,正對著鄰桌的女孩拚命的擠著鬼臉,偏偏還朗誦的正兒八經的樣子,不出的戲謔。
對麵的姑娘就明顯沒有他這份功夫了,越是忍住越是憋的臉通紅,朗誦的時候語氣都帶著笑音,看著主位上閉目端坐的夫子,又害怕被發現要挨戒尺,隻好把一雙明眸努力瞪大,還偷偷在書後比了個拳頭,意思是恐嚇對麵的少年適可而止。
可惜適得其反,這男孩好似得到了莫大的鼓舞,極速的轉動眼球後,突然間比了個鬥雞眼,又把腮幫鼓搗的大大的,還漏出一截舌頭兀自卷撓,活似一隻大蛤蟆。
許是這一招威力太大,姑娘一下子沒忍住,“哈哈唔”一笑出口就趕緊捂住了嘴巴,可在教舍裏還是格外清晰,夫子猛的睜開眼,一目掃過便知緣由。手中的戒尺“啪”一聲脆響打在案上,教舍頓時肅靜,連最的五歲王大頭都正襟危坐,這尺子挨到手上可不好受。
“宋鯉,上前來。”朱夫子相貌周正,眼睛微張,話間自有一股子不怒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