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特輯:遠山漣漪(一)(1 / 2)

唐清漪出生於蒼梧大將軍府,是唐紹華的二女兒,也是唐家嫡出的小姐。她的母親何泉,是當朝太書令的嫡出女兒。她出生的時候,她父親唐將軍還沒有納側夫人,所以那時候她便是整個唐家最小的姑娘。於是,她打小便嬌生慣養,連她的姐姐也要忍讓她幾分。

唐夫人生她的時候十分順利,當日正是夏天,但那個夏天卻似乎十分溫和,好像就是要告訴唐夫人,這個女兒也會是溫溫柔柔,惹人憐愛的。所以對於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兒,唐夫人也是格外疼愛,吃穿用度一定是府中最好的,也從不限製她的行動,總是體諒她還是一個小孩子。

那時候的唐將軍還愛好個吟詩弄墨,翻了好久的書,又遵從了他大女兒唐清落的“清”字,給那個從繈褓裏便注定一生富貴的小女兒起了個十分美麗的名字。與是唐夫人又多了一個愛好,便是經常握住小女兒那還肉乎乎的小手,一搖一擺地說道:“清漪,唐清漪。”

聲音溫柔,婉轉動聽。

也許是從小便聽母親如此溫柔的話語,在她大約六歲的時候,說話的聲音也是一樣的溫婉悠揚。一次她在將軍府中的花園玩累了的時候,忽然唱起了歌,誰都不知道那是一首什麼曲子,可在場的人都被這樣清澈的聲音吸引住了,風止雲停,鳥不鳴樹不動,似乎都在默默地聽著她的歌聲,不舍得發出任何一個能夠將她打斷的聲音來。

當時,唐夫人就決定,要給清漪請一個京城中最好的歌姬來教她唱歌——既然她的小女兒擅長,而且又喜歡。

那時候唐將軍已經娶了一個側夫人,又生了一個男孩,整個人的重心都在教這個長子拳打腳踢的武術活動,所以對於自己正夫人的舉動已經不甚關心了,便也就聽之任之了。

於是,一個身著華服的歌姬進了府,成了唐清漪的專職唱歌老師。唐清漪也十分喜歡學習新的發音方式,和與各種樂器配合的轉調唱腔,不出十二歲,她在歌唱這個部分已經是相當有造詣的了。

可朝臣之女斷然是不能街頭賣唱,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唐家有一個長的十分清秀的女孩子,其歌聲不說足以撼動天地,也算不的高亢或者幽怨,可唐清漪的歌聲總能喚起旁人遙遠深處的記憶,這種力量,唯有天賦可以解釋。

在她十四歲之前,除了家人以外,隻有三個人十分了解她的能力。一個,是何家長子何少晤,一個是江家幼子江梓徑,還有一個,便是當朝三皇子,蒼梧子鈺。

這三人或多或少都與她有些親屬關係,在這裏也不一一詳細贅述,隻說唐清漪其實骨子裏還是留著將軍的血液,十分的豪爽好客,加上唐夫人也不甚管她(從請歌姬的事情可以看出真的是采取了放養政策),故親戚家的孩子在一起玩鬧也無甚避諱,便常常玩鬧在一處。

那是一個還算是風和日麗的午後,唐清漪帶著些護衛奴才去了江家做客,剛好三皇子和江梓徑正在一個假山旁說些什麼,而何少晤也在旁邊聆聽著。唐清漪稟退了跟著她的奴才,偷偷摸摸地繞到了假山後麵,爬到了半截腰,“啊”地一聲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