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對於婚姻來說也是如此。兩個人能夠牽手走到一起,並不代表就能相伴一生、白頭到老,至少在當今這個社會中,世風如下,人心浮躁,愛情變得不堪一擊,已不再能保證天長地久。
在過去那個年代,在鄉下農村人的眼裏,若提起離婚那是相當丟臉的事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情況卻悄悄發生了變化,連老百姓對離婚也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
曾經還是思想保守的年月,哪怕兩夫妻之間鬧得再凶,打得再狠,從來沒有誰會動過離婚的念頭。鄉下人有句廣為流傳的諺語:小兩口床頭打架床尾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的青壯年男女,就紛紛走出家門到外地打工,日新月移,慢慢的人們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改觀;外麵五彩繽紛的世界,誘惑著這些原本單純善良的靈魂,同時撕裂著那份傳統的老思想老觀念。
如今,離婚的這股旋風刮到了鄉村農舍,眾人不再忌諱這個字眼,反正都逐漸適應和習慣了。
春節過後的一天上午,縣民政局的大院裏來了一男一女,看穿衣著裝都很普通,讓人一瞧就是農村人。隻見那男的三十初頭的年紀,中等身材,白淨的臉龐,長相倒是眉清目秀,一副斯斯文文的樣子;再看那女的二十來歲芳齡,皮膚微黑,體形瘦弱,五官有些許扁平,相貌可稱得上為醜陋。若是外人看來,這二位不像是—對夫妻---倆人站在一塊兒顯得極不諧調。
兩個人隻是默不作聲的上了二樓,走進辦事的大廳內。此時,屋子裏麵擠滿了人,有的男女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不用說這些是好事降臨即將喜結連理的情侶;而有的男女滿臉怒容,還在那裏互相責罵吵鬧---不用講這些是馬上要分道揚鑣的冤家。“同誌,請問離婚是在這兒辦手續嗎?”那個男人好不容易擠到櫃台前麵,詢問著正在忙碌的女辦事員。
“要離婚先到一樓的調解室,如果實在無法調和,你們再過來辦理!”女辦事員頭也沒抬,扔過來一句話後,便又繼續著手頭的工作。
男人不再吭聲,隻好退出來走向門外,那女人緊緊的跟在後邊。別人來離婚都仿佛仇人一樣,非得大吵大鬧一通不可,但,這二位一路走來彼此連語言都不曾交流,更無什麼過激的行為,真是讓人感到甚是奇怪。
下了樓梯,男人四下瞅了瞅,看見拐角處有個門牌上掛著“調解室\"的字樣,便走上前敲了下房門。“請進!”屋裏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他輕輕的推開了門,率先走了進去,那個女人也緊跟著進了屋。關上房門後,男人環視了一下屋內的情況:房間收拾得幹淨利落,靠北牆放著一張黑色的大木桌,上麵整齊的排列著幾個塑料檔案筐;在桌子的後麵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麵目和善,如鄰家大嫂。在她背後則是兩個立式鐵櫃,對麵的牆上還掛著兩副字匾,一副寫的是“寧靜致遠\",另一副書寫著“和諧共處”。
“你好!”男子說道。
中年婦女忙笑著招呼:“你好!二位是來離婚的吧?”“對!”那男子點了點頭,“來,你倆坐下吧。”
男人和女人分別坐了下來,中年婦女起身取了兩個紙杯,給二人倒上熱水遞過去:“你倆家是農村還是城區的人呢?”男子欠了下身子,說:“農村的,俺們是農村人!”“唉!現在農村的離婚率不斷的在向上攀升,這種現象太嚴重了!你倆是因為啥事要離婚的啊?”
這時坐在一旁的女人接腔道:“啥都不因為,不想過了唄!”
中年婦女笑了笑:“大妹子,你二人來這裏離婚,肯定是有什麼原因的吧?無風不起浪,你不可能平白無故就離呀?這也說不過去是吧,哈哈!兩個人能組成一個家庭不容易,別為了芝麻綠豆丁點的小事兒,就一時想不開要拆灶散夥,離婚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可一定要慎重考慮喲!”
女人把眼皮往上翻了翻,噘著厚嘴唇嘟囔:“俺可不管這些,反正俺是不會再跟他過下去了!”
“那你呢,大兄弟?你是咋打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