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各位,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永遠解決住房問題的方案。那就是,城市遊牧民計劃!針對買不起房的各位,我想,如果你們願意花幾百萬去買幾十個平米的房子,為什麼不用一半的錢去買一輛房車呢?我們根本不需要住房,讓房子見鬼去吧!……”——節選三棱鏡公司總監豪森於100年前在某國A市的演講。
豪森博士的言論無疑是有預見性的。通貨膨脹、失業率增加、房價上漲,一係列的原因促使了遊牧民計劃的產生和民眾的熱烈反響。一個世紀以前,一家名為三棱鏡的公司突然出現在眾人的視線內。“你可以沒有房,但你可以擁有一輛房車。”成了當時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
那個年代似乎人人都在談論房子,然後是糟糕的城市工作環境和令人頭疼的生存問題。像是蟻族、農民工、春運等詞現在已經完全不能被人理解。在城市遊牧民計劃開始之後,大量的公園、商場停車場、荒地、廣場、共用土地,甚至是閑置房產被解放出來。城市中出現了第一批城市遊牧民。人們可以就近選擇居住地,並且從固定住所中抽身。各種活動在遊牧民的聚集地展開,有些地方甚至成為了新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大量的投資。
有人還開玩笑地道,自從成為了一個遊牧民,再也不擔心世界末日發生了。到後來,交通便捷成為了更加關注的問題,人們可以帶著家隨處旅遊,更有倡導回歸自然者,被稱為遊牧民中的自然派,主張遠離城市,回歸自然生活。另一方麵。房地產市場一片慘淡,國家經濟受挫,一片蕭條跡象。
八十年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
“遊牧民計劃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引用特列爾博士在07年的論文。
……
戰爭之後,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大聯邦政府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政府,世界人口隻剩下不到百分之一。
未毀滅的城市經過改造成為了新世界的聯邦城。世界現在以各個大型聯邦城為區域進行劃分。城市與城市之間是密集的交通網絡和大片大片的廢棄之土。當然還有一些因為受到三戰核武器與生化武器影響的地方因為不適合人類居住或停留被稱為禁忌之地。
世界上的人被分為兩類:遊牧民和原生民。三戰之後,大量的城市居民在聯邦政府的鼓動下離開城市前往各地進行新世界開拓,政府因此給予大量的懸賞和獎勵,被稱為“遊牧民計劃的繼續”,聯邦城成為這些遊牧民的中繼站和補給所。
“遊牧民計劃的繼續”實質是新貴族掌握了新世界的主動權為了爭奪可憐的資源而將居民驅散出城市的手段。
原生民指的是生活在聯邦城的居民,一部分是城市貴族,一部分是平民。平民的構成非常複雜,有一些是不願離開城市的普通人,有一些是無法成為遊牧民的人,還有一些事單純被召回來的土著民。
為什麼大聯邦城裏麵不隻存在貴族?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很難也很容易。雖然機械智能已經很成功地為城市運行提供基本保障,但是“在狼群中總需要一些羊”,引用葉曉教授在盆地大聯邦城新世界4年發表的演講。
4類人的劃分:普通人、改造人(生化合成,費用昂貴)、智能人(不包括器械,但是以計算機係統為核心)、半神(流行於貴族中的人體改造技術,目前可以讓人延長十倍壽命,防止疾病,技術受到嚴格的保密)、變異人(受核武器與生化武器影響的人類,通常出沒在禁區附近)、覺醒者(擁有特殊能力,出現的原因有三種法)
5空由於輻射的原因變成了紅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