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妃的聖旨傳了下來以後,從前高門緊閉的王府,一時之間竟也出現了熱鬧非凡的景象。
為了躲避那些所謂的姑姑嬸嬸的好意,我隻得避居到最遠的廂房去,有時候甚至一避就避出了府去。
從前聽說我被博果爾一紙休書送回王府的時候,可沒有這樣多的“親戚”來眼巴巴等著同我說說話。
而今封妃的詔書方一下來,我竟又搖身一變從棄婦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可人兒。
由此便已然可以看出,這座皇城中的人心,待人處事的評判標準。
在家呆了兩日後,我就被宮裏的姑姑接到宮中去學習禮儀。
大婚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的心卻一點點平靜下來。
正所謂既來之則安之,能偶在這裏遇上我真愛的的男子,何嚐不是一種緣分。
時光荏苒,十天的時間好似流水一般,就在恍惚間卻已經過去。
素來不種荷花的皇城內,卻也在這幾日內加急引進了一批批鮮活的荷花,栽種到皇上特意賞賜與我的宮殿中去。
象征著忠貞的蓮花靜靜綻放春庭,冰肌玉骨,玲瓏高潔,素淨裏透著幾分清傲,卻也悄然帶上了幾分盈盈喜氣。
皇宮上下華燈結彩,早已布置出十分的雍容喜慶來。
內侍宮娥奔走忙碌著,襯得整個皇宮都熱鬧非凡。
皇宮的管家夫人,亦是當今皇後的陪駕丫鬟,一早便也梳洗整齊,著府中奴仆仔細收拾了“金婚”的百支紅燭,將迎親的旗鑼傘扇一一檢看。
雖然我的心意是一切從簡、不予鋪張。
然而福臨等我盼我盼了這麼多年,就是想不鋪張也難。
幾天來下人們和我的相處中,也能感得到我的溫婉通慧,並且從不苛待下人。
即便是有誰做錯了事惹了皇上不高興,我也都會酌情擔待下來,令一眾奴仆免受苛責。
依照宮廷的禮製,禮部執典行了納彩禮、問名禮、納吉禮,皇上的彩聘也在納征之日送往了南疆天宇山莊去:金絲鴛鴦一對、紋雲如意一對,細金合歡鈿一對等等多不勝數的名貴珠寶玉器,令人目不暇接。
另有肥羊千頭,稻米百石,粳米百石等等。
光是這送聘的隊伍,就已經是京郊路上的一道風景線。
而太後親口定下的賞賜,更是豐厚。
吳繡百年好合一幅,石榴醉紅晶石串珠一副,玉玲瓏步搖一對,祖母綠嵌金垂環一對,穿花百蝶金鐲一對,福祿壽溫甸玉鐲一對,俏色獸首瑪瑙杯一對,三螭紋玉觚一對,素月梨花琉璃屏風一架,都由禮官執送,絡繹不絕的賜至我的錦繡宮內。
吉日這一天,紫禁城自中軸天街往外,平儀坊到海東大道兩條迎親必經之路上,都已被紅綢鋪就起來,一眼望去細浪千裏一般瑤瑤伸展開來。
晴空耀日下映了金光點點,華美而飄逸。
紅綢道路兩邊,除了護衛的親兵、皇族儀仗官外,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小太監和宮女。
京城上下九九八十一坊商鋪也早早收業,使得花轎未曾經過的街道都是一派萬人空巷的景象。
當今皇上自臣子家中納妃的盛況,可見一斑。
吉時一到,董鄂府朱門懸彩,金玉生輝,比之皇宮內的鋪張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單是皇上另行賞賜給我的陪嫁妝奩,就已經是兩人一抬、兩台一箱,多達八箱,隨著皇族浩蕩林立的華蓋儀仗先花轎而行。
直到過了半條海東大街,眾人方才見到入了街口的花轎。
隻見八人抬著的花轎,淺紅輕粉的瑞玉水晶、妙法蓮華、落葉三星蝶幾色蘭花,尚帶著顫顫瑩露綴在八抬大轎之上,喜色中清豔嬌羞,明麗而又不失靈動飄逸。
花轎兩邊各有四對垂髫花童,每人手中執了湘妃竹籃,沿路將新鮮采摘的梅花灑了漫天。
並著玉色花瓣,繽紛各異,花香明動,竟引得無數彩蝶翩翩隨轎而行,長街之上形成一番歎為觀止的神奇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