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上總會走走停停,我們就像湍急的水中漂流的船一樣,總不會一帆風順的到達終點。
人生這條大河,它不會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好麵對一切,當你正意氣風發,也許突然生活中就會遇到激流險灘。當你正麵臨困境潦倒無助,也許會無意間找到希望的港灣。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緊緊握住手中人生的帆,把握好人生的船舵,不會被途中各種誘惑使偏離你的航道,不會因一時的前路難行而放棄你心中要去的那個彼岸。
當你抱怨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糟,為何不想想你曾經做過的那些選擇,是否遵從了本心?是否違背你的初心?是否沒有經得住誘惑偏離了你人生的正途?
浩然天地正氣長存,我爺爺從小就教我一句諺語:溜光的大道走中間,良心放正人向前。
是啊,這句在東北流傳了許多年的諺語說的多好,人啊如果能帶著一身正氣在人的道路上,不會去走歪路,也不會想著找什麼成功的捷徑,無論做什麼事都無愧於心,這樣的人生一定是無怨無悔的一生,一定是轟轟烈烈精彩的一生。
我覺得如今多數的人普遍存在一個詬病,都以貧富論高低,用人的身家來看人的能力。
除了錢難道還沒有別的嗎?我的恩師他就是一個清貧的人,他每個月的工資除了日常生活花銷,剩下的錢就拿去資助上同村裏不起學的大學生,難道說這樣的人就不是有能力的人嗎?難道說這樣的人不是品德高尚值得尊敬的人嗎?
他本應該得到尊重,可他的同事的眼中為何總有一絲不可察覺的輕蔑?
在老師臨終前的那一年我去看他,他躺在床上已然是不起了,我坐在床邊握著他的手問他:“老師,你都這樣了怎麼還不去住院?”
老師卻說:“得了癌症住什麼院,雖然有報銷但也是浪費國家的錢,我自己也沒有錢掏不起醫藥費。”
那時的我還能說什麼,我知道不能違背老師的意願,和老師堅持了一輩子的信念,那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信念,就算死亡的恐懼也不能將他擊垮。
第二年的春天他去了,那一天來了許多受過老師幫助的學子,許多仰慕老師德行的人,送老師這最後一程。
老師生前從沒享受過這樣的風光,臨死也是告誡我們不要鋪張浪費,不要為他亂花錢,不許為他立碑不許給他燒紙。
他還笑著說:身為一個人民教師不能臨死帶著學生一起搞迷信,所以要一切從簡不準祭拜,更不許跪不許燒紙。
我們遵從了老師的遺願,就那樣簡簡單單的送他走了,就像他的一生一樣樸實無華。
他的葬禮沒有迷信的孝子摔喪盆,沒有一個人給他燒紙錢,也沒有人跪拜,但每個人臉上流下那真誠的淚足矣說明了一切。
隻有他的學生們站在他的墳前,齊聲朗讀老師最喜歡的梁啟超那篇文章《少年中國說》: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我們的聲音雖然梗咽,但這是我們唯一能為老師做的事啊,這樣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他的一生有很多更好的選擇,他卻從沒有動搖堅持在人民教師的崗位上,過著樸素又充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