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1 / 2)

童年美好的回憶,是蔚藍天空裏突然飄過的一片雲,是陽光下飛來的一隻金龜子,是我童年鄰家阿嬌那長長的馬尾辮。是清翠碧綠的山水是我那找不到的那顆天真無邪的心。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隻有兩個地方:河的北岸;河的南岸;

我的奶奶家在南岸,也是我長大的地方。

外祖母在北岸,是個我又思念又害怕的地方。

我的書案前,永遠會擺放著舊時家裏唯一一個沒有被摔壞的瓷器,那是不知道傳了幾代的筆筒,年代也就是清朝左右,樣式古樸嚴肅,整體看來就像是一節樹根。

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它,那時的我偷著埋在家中園林中,生怕父母再吵架時,再不經意間像那些瓶瓶罐罐一樣摔的粉碎。

每次回到了父母那裏,總是會經常聽到他們的爭吵,有時是小風小浪,有時會狂風暴雨然後越來越激烈,最後兩個人開始爆發,直到最後家裏都是姥姥家裏的人,帶著像電視機裏戰爭片裏一樣大的喊聲來到我那殘破的家裏,然後縮在牆角的我會聽見摔東西的聲音。

會聽見玻璃碎裂的聲音,會看見爸爸和很多人打在一起的畫麵。

而這些畫麵總會出現在日後我的夢中一生揮之不去。

還有最後那一地的狼藉,最後家裏會隻剩下我和父親,父親不吃不喝不動的躺在家裏生悶氣。

不時會大聲的命令我做這做那,他會在屋裏指著我破口大罵,然而罵的卻不是我,嚇得我感覺連心髒都在發抖…

沒人會管我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冷,那時幼小的我隻能學會自己生存,在家裏找到可以吃的東西,無論是生硬的饅頭,還是幹巴巴的玉米粒,隻要能嚼動我就往肚子裏咽。

在父親的呼喊責令下,從後院努力的弄來柴火把炕燒熱,然後半桶半桶的打水,再喂家裏的雞鴨狗。

然後在灶台的角落用稻草給自己蓄個窩,就那樣蜷縮在那裏享受來之不易的一時的寧靜,也許你們覺得這些並不算什麼吧。

可是我自己到現在都難以承受我從六七歲記事起就開始承受這些的記憶,每當我想起就會痛,卻不知道是哪裏痛。

然而就算父親母親不吵架,平時也都會經常拌嘴,隻要對方生點氣就會開始摔摔盆子摔碗,我那本來就貧窮家裏,從來沒有任何完整無缺的東西。

而我從小烙下了個怕關門的聲音的毛病,現在也是無論什麼時候隻要聽見重重的摔門聲我就會立刻驚坐起來。

有時睡覺的時候,別人摔門進屋我也會立刻蹦起來,嚇出一身冷汗心咚咚的跳…最後驚魂未定的愣愣的發呆很久很久....因為我又會想起那一個個讓我擔驚受怕的日子。

因為我的父母住在我的外祖父家那邊,所以當他們吵架的時候我媽回娘家很容易,也就五百米左右…

每當母親和父親爭吵得激烈了,母親的某句話觸及到了父親的底線,我的父親就會動手打母親,母親被打了就會哭著跑回娘家。

當母親跑回娘家之後不出一時三刻,就會來一大幫外祖父家的人來質問父親為什麼打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