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陣硝煙和爆炸在虔誠軍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散開,可是即便如此,秦和褚兵也沒有下令進攻。
為什麽?
這主要是取決於秦的心思。
不管是虔誠軍也好,其他的反抗組織也好,光想著接受別人的援助,自己卻不勵精圖治,這樣的抗爭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秦還記得某個偉大的領袖曾經過這樣一段話。
想追求自由和平等,就要革命,革命就要有人流血犧牲,連流血犧牲都怕的人,你指望他們能成事兒?可能嗎?
何況,這些是他們庇護下的老百姓,憑什麼要我們的人不計生死的去保護他們?
人道歸人道,但是我們不是機器,更不可能對他們無私付出到連自己的命都不要。
句不好聽的話,咱們人的性命比他們的重要一百倍。
對,秦就是這麼民族沙文主義,但是不得不,秦的家國情懷和人文情懷還是比一般人要深刻的,否則當初也不會答應幫助達喀爾,將這些普通老百姓撤走了。
虔誠軍的戰士們,還在頑強的抵抗著,盡管裝備不如正規軍,戰術戰法也比之相差甚遠,但是他們勇氣可嘉。
而且在達喀爾一次又一次下令頑強守住陣地的情況下,虔誠軍士兵和所謂的平民軍們,沒有一個人選擇後退,即便是被對方擊中摔倒地上,隻有自己還有一口氣,都拚命的扣動扳機反擊著。
這種無畏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對秦等人來,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震撼。
“禿鷹,打吧,再不打達喀爾的人都要打光了。”
褚兵終於看不下去了,作為A組的指揮手,褚兵本來是可以直接下令進攻的,但是出於對秦的尊重,所以每次製定進攻計劃,褚兵都要和秦這個突擊手上兩一下。
“成,那就開打。山鷹,你和我衝鋒在前。蒼鷹你和炮筒子掩護達喀爾的人撤退,外圍的散兵和機槍手就交給貓頭鷹和鷂鷹了,大家都沒問題吧?”
“沒問題!”
“請好兒吧!”
“就這麼著!”
“走著!”
唯一一個沒有回答秦的人是祝凡,因為他就趴在秦的身旁。
計劃製定完之後,秦第一個從地上站了起來,和祝凡肩並肩拉開大約有四五米的距離,交替掩護著往圍剿軍集中的地方開火。
秦和祝凡這一加入戰團,可大大減輕了達喀爾那邊的火力壓製。
與此同時,褚兵和夏侯傑一路飛奔到達喀爾等人的陣地後麵,讓達喀爾留下幾個精幹的士兵,其餘人等盡可能的後撤,騰出更大的區域來進行戰鬥。
圍剿軍的火箭彈已經全部打光了,可是兩架輕機槍卻還傾吐著怒火,瘋狂的向達喀爾這邊的陣地掃射著。
眼見火力還是不如對方,根本不等秦或褚兵開口,莊一山在地上滾幾下,就朝對方的陣地開火,兩名機槍手也在他兩次精準的狙殺之後,倒了下去。
繼任的機槍手依然頑強,可是莊一山也不是紙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