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西(1 / 3)

“啪,啪,啪。”

別誤會,是柴火燃燒的聲音。

張仲衡一邊烤著火,一邊咀嚼著風幹的牛肉幹充饑,火上還吊著一個鐵盔,是他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用來燒熱水喝。

我怎麼就跑到這裏來了呢?

張仲衡本來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醫務人員,假期跟著朋友來敦煌旅遊,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跑到這裏來了,而且還年輕了不少,變成了自己十七八歲的模樣。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七八了,張仲衡對它也已經有所了解,現在是公元116年,南宋嘉定九年,蒙古太祖(鐵木真)十一年,西夏光定(這個年號)六年,他所在的地方沒多大變化,還是在敦煌、酒泉附近,在這個年代,這兩個地方分別叫做沙州、肅州。

河西走廊自漢武帝開邊以來便正式納入中央的版圖,隻可惜後世的中原王朝不肖,幾經輾轉又落到了外族的手裏,現在統治這片土地的是西夏——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西夏李氏本來是唐朝的一個節度使,後來趁著下大亂割據稱雄,最後在北宋年間建立國家,後世著名的子孫有明朝末年的闖王李自成,不過,那個時候,他們已經被認為是漢族的成員了。

水燒開了。

張仲衡拿出一個瓷勺子來舀出來一勺,放到嘴邊吹了吹然後喝了下去。

頓時,一股暖流流進了他的腹部,那感覺,舒服。

在這個矗立在荒郊野外的破廟裏,能吃上牛肉,喝上熱湯已經是一種奢侈了。

起來,老爺對他還是不錯的。經過這次穿越,張仲衡發現他自己背著的雙肩包發生了變化,裏麵的空間變大了,不僅僅儲存著他的生活用品,還可以從裏麵拿出食物、藥品、各類圖書、防衛武器等東西,類似於一個隨身的空間。

他吃的牛肉幹就是從空間裏拿出來的,這個書包經過此次的蟲洞穿越似乎是連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地方,這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否則的話,他早就去要飯了。

而且,令張仲衡心安的是,他的空間裏還有一把自衛大殺器——S1K霰彈槍以及二十發子彈。

不過,還沒有等他高興多久,他就發現了這把S1K和它的子彈盒子上各印著一行字:獨一無二,不可複製。

也就是,他的槍永遠隻有這一把,子彈永遠隻有二十發,打完就沒有了,就成燒火棍了。

這一行字,瞬間澆滅了他組建現代軍隊,橫掃一切,稱王稱霸的想法。

二十發就二十發吧,以現在盔甲的防護力是根本防不住這把噴子的,有這二十發子彈,自己就算是多了二十次極限反殺的機會,知足吧。

還好老厚愛,給了哥金手指,否則的話,哥要是碰到了蒙古軍隊又該怎麼辦呢?肯定就會變成他們馬刀下的另一個不知名的冤魂。蒙古軍隊的操守他還是有所耳聞的。

今後的路該怎麼走呢?張仲衡不僅皺著眉頭思索著,據他的了解,蒙古已經在十一年前開始了攻打西夏的戰鬥。

根據鐵木真的策略,欲伐金國,必取西夏,因為西夏是金國的附屬國,隻有先幹掉了西夏,才能剪出金國的臂膀。

不過,起初的西夏軍隊還算是比較頑強,也打了幾個勝仗,是鐵木真迅速滅亡西夏的企圖沒有成功。

接下來,在111年的野狐狸之戰後,蒙古軍隊殲滅了金國的主力部隊,金國勢力一落千丈,在蒙古麵前徹底變成了劣勢。

在這種形勢下,一向是依靠強國的西夏果斷地又一次做了牆頭草,拋棄了金國,轉而附蒙攻金,連年進攻金國的邊境,雙方互有勝負。

現在的西夏朝廷主要分為兩派——附蒙派和抗蒙派。附蒙派繼續執行西夏的立國之策,即依附強國求生存,主張積極跪舔蒙古,蒙古讓幹啥就幹啥。

而抗蒙派則看出了蒙古必滅西夏的野心,主張聯合其他的國家一起對抗蒙古,但是這一派的勢力在朝堂上處於明顯劣勢。

畢竟誰也不能預見未來,現在蒙古很強,而且向西夏釋放了足夠的善意,這足以使得西夏誤以為蒙古和之前的遼、金、北宋一樣,隻需要稱臣納貢即可。

直到幾年後,蒙古人亮出了他們的屠刀,西夏人才如夢方醒。

悔之晚矣。

西夏是肯定打不過蒙古的,而且西夏是三國中第一個被幹掉的,依照蒙古人的操守,等他們滅了西夏,這裏的居民肯定得麵臨一次上的選擇,不被幹掉的就是幾輩子積了大德的,因為據鐵木真的死因還和某一位西夏王妃有關。